违法行为?查看他人手机资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08:20:10 417 人看过

偷看他人的手机短信及日记等,是侵犯隐私权,算犯法。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被别人起诉怎么查看

被别人起诉查看的方法如下:

1.直接到法院申请查询。

2.注意查看是否有收到法院的通知以及起诉状副本等。

3.注意短信,因为案件的当事人会收到起诉的短信通知,上面有案号、开庭时间、受诉法院名称和起诉案由,开庭时间。

4.会收到法院传票,一般负责案子的法院书记员,在邮寄传票前会先用固定电话,打给被告核实收件地址,在被告住所地起诉的有时会电话通知被告到法院领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8日 00: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揭露他人违法行为
    该段内容讲述了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犯罪行为或犯罪嫌疑人时具有报警和举报的权利和义务。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并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并且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单位和个人在发现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或犯罪嫌疑人时,既具有报警的权利,也有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举报的义务。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维护安全:保守秘密,
    2023-08-30
    354人看过
  • 偷看别人手机是犯罪行为吗
    律师解答:是。未经他人允许偷看别人手机的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还没有到犯罪的程度。如果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作为权利人,是可以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但是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话,可能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4-04-28
    104人看过
  • 偷看别人手机短信违法吗
    偷看别人手机短信是否违法别人的手机短信,属于个人隐私,偷看的话,肯定是隐私了其隐私,是违法的。隐私的特点1、隐私的主体是自然人。隐私源于人的羞耻感,故只有自然人才可以成为享有隐私的主体。企业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等经营单位的秘密属于商业秘密,仅与商业信誉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与人的羞耻感无关,故企业单位不能构成隐私主体。国家机关的秘密,如审判秘密是公共权力运作的表现,此种秘密的泄露将对机关系统的正常运作产生损害,也与羞耻感无关,故国家机关也不能成为隐私主体。2、隐私的客体是自然人的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个人事务,是相对于公共事群体事务、单位事务而言,是以具体的、有形的形式表现于外界的隐私,且以特定个人为活动的主体,如朋友往来、夫妻生活、婚外性行为等。个人信息系指特定个人不愿公开的情报、资料、数据等,是抽象的、无形的隐私。个人领域是指个人的隐密范围,如身体的隐蔽部位、日记内容、通信秘密等,
    2023-06-13
    494人看过
  • 夫妻翻看手机违法
    违法。未经允许触犯隐私权。适用范围: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实际上即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一、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自然人什么权泄露个人信息侵犯了隐私权,隐私权是自然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情节严重的行为,甚至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乱
    2023-02-26
    477人看过
  • 利用手机查看别人录像犯法吗
    如果经过对方同意,不违法。如果未经过同意的话就会构成侵害制作肖像的专有权,是一种侵权行为。一、民法典侵犯肖像权行为的类型有哪些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以下这些:1、未经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表明侵权人对他人肖像人格利益的不尊重,其行为破坏了他人肖像的个人专有性和完整性,应当受到制裁。如果经过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就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2、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是指以使用某人的肖像达到招徕顾客、推销商品的目的或直接以肖像制作成为或复制成为商品出售赢利。未经他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既损害了权利人的人格,也损害了权利人因他人利用自己的肖像进行商业行为而获取物质利益的权利,这在法律上是不许可的。例如,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不将底片交给顾客或者将顾客艺术人像存放橱窗招揽顾客,即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二、肖像授权使用权益要有什么规定?肖像授权使用权益规定:
    2023-03-30
    490人看过
  • 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
    私拆别人信件是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私拆他人信件有可能会触犯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通信自由指,与他人进行正当通信的自由,通信秘密指为自己信件保守秘密,不受非法干涉和侵犯的权利。私拆他人信件什么罪名私拆他人信件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与私自开拆邮件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10
    211人看过
  • 监控他人手机是否违法了
    一、监控他人手机是否违法了监控他人手机是违法的,一般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行为人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则会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监控他
    2024-01-30
    279人看过
  • 如何裁定盗用他人资金行为违法
    一、如何裁定盗用他人资金行为违法盗用他人资金行为按照盗窃罪定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追诉时限为多久盗窃罪追诉时限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是五年;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是十年;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是十五年;处无期徒刑的,追诉期是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
    2023-11-09
    406人看过
  • 别人偷看我手机隐私违法吗
    一、别人偷看我手机隐私违法吗擅自翻阅他人手机无疑构成了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乃指公民享有在私人生活不受干扰以及私人信息遭受法律保护,免受他人非法侵扰、探查、搜集、运用乃至公之于众等人格权的一部分。隐私权赋予权利主体对其私人生活的支配权限,这其中涵盖了抵抗他人刺探个人隐私乃至是否允许他人知晓其私人事务以及知情范围上的决策权。其次是在我国法律中规定的偷窥、偷拍、窃听及散布他人隐私的违法性质,其面临的处罚措施为五日以内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最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除非法律另作特殊规定或是权利人自愿明确授权,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实施以下行为:(1)通过电话、短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途径干预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2)擅自进入、拍照、窥视他人住所、旅馆客房等私人紧密场所;
    2024-07-16
    247人看过
  •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违法吗,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侵犯了什么权
    一、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违法吗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行为是违法的,情况轻微的,那么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那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法搜查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对他人身体、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本罪主要特征:(一)主观上出于故意,即明知擅自搜查违法而故意为之。行为人基于何种动机或目的,不影响本罪成立。(二)客观上实施了对他人身体、住宅非法搜查的行为。二、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侵犯了什么权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名誉权、隐私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
    2023-06-28
    418人看过
  •  侮辱他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执行机制
    该段内容讲述了侮辱他人的法律标准。具体包括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的处罚标准。如果情节严重,则处罚款金额将在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并罚款五百元以下。侮辱他人可能会受到的治安处罚法标准如下:1.如果侮辱行为包括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处罚款金额将在五日以下;2.如果情节严重,则处罚款金额将在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并罚款五百元以下。 如何界定侮辱他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侮辱他人的行为包括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侮辱行为无论是否针对特定的人,都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的恶劣性质。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法律分析:1. 侮辱他人的行为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
    2023-08-19
    368人看过
  • 偷看伴侣手机违法吗
    偷看伴侣手机违法。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偷看女澡堂构成什么违法行为偷看女澡堂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公民的隐私权依法受国家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营业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难受;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
    2023-08-11
    124人看过
  • 看老公手机算违法吗
    看老公手机算违法。因为看老公手机属于侵犯其隐私。当夫妻一方隐私权为对另一方没有任何影响的私生活秘密时,应优先保护隐私权。而当夫妻一方隐私权违反夫妻相互忠实义务、违反了社会公德或对另一方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时,应优先保护知情权。夫妻间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知情权的主体应受到严格限制。看老公手机,算不算侵犯隐私?夫妻之间偷看手机的行为不算侵犯个人隐私,但构成了严重的后果的可以追究法律责任。个人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中华
    2023-08-08
    308人看过
  • 未经允许查看手机隐私是否违反法律?
    夫妻之间偷看对方手机算犯法。也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我国保护任何中国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即使是夫妻关系,也不能侵犯对方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父母可以看孩子手机隐私吗父母可不可以看孩子手机隐私即使是未成年,父母的监护权也不包括查看子女的手机、日记等隐私,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监护人有责任监护子女。但是手机的信息就是隐私,父母不应该在这方面来监护子女而应该关心子女平时的生活。总之,关心孩子是可以通过很多方面的,查看孩子手机隐私的方式往往不可取。隐私权主要种类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情报保密权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
    2023-07-02
    31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获取他人手机号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6
      有人采取非法手段,以书面或其他方式向他人施加恐吓之辞,以此威胁其生命财产安全,这种行为涉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这种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采取上述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给予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较重,则可以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些行为包括:以书面或其他方式向他人施加恐吓
    • 领导要翻看员工手机是不是违法行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8
      公司随便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是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可向劳动监察投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劳动者不得拒绝: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4、为完
    • 如何界定民警查看他人信息行为?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1、从你的内容来看,其信息可以公开,不是隐私,也不是不宜公开的信息;r2、公民若需要上述信息,可以向公安查询,要求公安提供;r3、公安民警利用系统查询信息,目的是为了寻找多年同学,属于一般公民的正常要求,不构成违规违法。
    • 怎样查看宝个人资料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如果参与其提供的借贷活动,可以向该公司申请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 偷看他人手机算犯罪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1
      未经他人允许偷看别人手机的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还没有到犯罪的程度。如果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作为权利人,是可以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但是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话,可能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