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家庭教育防线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43:02 90 人看过

未成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也随之愈加为人民所重视。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产生有其复杂的综合因素,包括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等等,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已成为一项亟待高度重视而又需长久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种。

避免少年犯罪,挽救失足孩子的重点是家庭。和睦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做父母的一定要负起责任,负起家庭的责任,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负起社会的责任,切不要因自身的喜怒哀乐或利益得失而将自己所谓的幸福凌驾于下一代的痛苦之上。

从我们审理少年犯案件分析,少年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有以下原因:

一、单亲或离异家庭是其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由于单亲或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缺少正常的父母之爱,而且在性格形成上容易产生烦躁、冷漠、孤僻、自卑等不良倾向。甚至父母双亡,2006年3月14日至3月23日间,被告人王翔窜至北安市铁南区居民杨玉芝家、冯玉英家、钱翠萍家共实施盗窃6起,其中,2起系未遂。盗窃大棉袄一件、裤子三条、纸壳150斤、旧书、小食品、夹克衫一件、水洗裤一条、衬衣一件等物品,共价值人民币321元。

本院了解到,被告人王翔从小父母去逝,其与养父母一起生活,小学三年便缀学,养父母离异后,开始流浪。2006年1月23日因盗窃罪,被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刑满释放后,流窜至北安市,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实施盗窃多起犯罪。犯罪后,本人悔罪。

像这样的家庭,子女缺少家长在思想上,行为上的关心、教育和指导,削弱了家庭教育的职能,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管教上的力不从心,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听之任之,极易使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二、文化教育低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其走上犯罪道路首要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文化层次低和无业者较多。一些因家庭条件限制或学习成绩不佳而辍学的未成年人,退学后不能很快就业,没有固定收入,经济困难,精神空虚,无处寄托,常常与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一旦时机成熟,便会走上犯罪道路。

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特别是重智育,轻德育,法制教育薄弱等问题,可能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一是有极个别学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歧视性措施,不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也有个别学校违反教育法规,将有污点的学生哄出校门,推向社会不管了。二是有的教师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责任心。甚至采取歧视态度,对特殊家庭的子女未及时给予关怀和理解,使他们受伤的心灵未能及时得到抚慰,结果导致自暴自弃,荒废学业,滑进犯罪的泥潭。

十七岁的少年犯张某仅有小学文化。3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只身一人抛开一切去了南方。父亲患精神疾病死于街头。张某只好与姥姥、姥爷一同生活。8岁那年,年迈的姥爷患重病。为了治病,姥姥一家卖了仅有房屋。后来,张某的姥爷不治而逝,为了生活,早已辍学了张某与姥姥一起靠为他人清理冰池和拣垃圾为生。张某十二岁那年,姥姥带他到外地的姨家串门。张某的姨、舅们竟当着他的面反对张某的姥姥“管”张,还指着张某的鼻子说——你这样死了算了……第二天,张某吞下了数十片安定片,幸被在医院工作的邻居发现,才免一死。而后,张某便独自流浪街头,后被人利用,帮人干活供吃供住,直至帮人打架,“无知”地走上犯罪道路。

三、“棍棒教育”与家庭虐待是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棍棒出孝子”是封建传统的衣钵,可一些家长却视其为“法宝”,依然照搬不误。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粗暴,甚至打骂体罚,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恨,极易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往往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四是有的家庭放任不管,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不良所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

十五岁的少年犯王某的家庭是六名同案犯当中唯一健全的家庭,经济条件也较好。可王某的父亲信奉棍棒出孝子的信条,一次棍棒交加后,竟将王某的肋骨打断了两根。从此,王某只要一见父亲脸色不高兴,就吓得直哆嗦。后来,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的王某因害怕父亲便经常泡在游戏厅或网吧里不回家,直至与其他案犯相识,参与抢劫至案发。

而十八岁的少年犯刘某几乎具备了所有少年犯特征。仅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小父母离异后,随患有残疾的母亲一直生活。后来,母亲再嫁,可继父却视刘为累赘,经常找茬打骂刘某,使其在十三岁时便辍学,离家出走,直至走上犯道路。

四、家庭及学校教育的“空档期”不容忽视。

所谓“空档期”,就是指小学四、五年级至初中三年级间,还有高中不上学了。由于此期间,随着家长对孩子自立能力的逐步认可,家庭管理,特别是又接又送的亲情管理逐渐淡化。于是终于摆脱了家长束缚的孩子们顿感轻松无比,放学多玩一会儿再回家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干脆就向家长们撒谎……特别是上了初中三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家长也放弃了对学习教育,只想不惹事就行,此时的孩子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不仅与家长老师沟通少,而且好奇心大,自我约束能力差,于是网吧、游戏厅等游乐场所便成了这些疏于管教的孩子们的常去之处……

五、极不规范的网吧和游戏厅等成了少年犯罪的温床

未成年人犯有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者居多。他们中有的经常夜不归宿,甚至几天不回家,还有脱离家庭管理的现象。形成一种玩在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吃在饭店,洗睡在浴池的生活模式。这种不正常的消费行为,使他们手里一旦无钱,极易产生违法犯罪的邪念在调查中,个别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竞成了少年犯走上犯罪道路的温床。通过对多起少年触犯法律案件的调查,我们惊奇地发现,多达90%的少年违法当事人均在网吧、游戏厅等地相识或沉迷于此,特别是前述的少年犯团伙抢劫案中的6名少年犯,不仅相识,沉迷于网吧,而且网络已成了他们“有分有合”的联络工具。

网吧偷手机的孙星、刘宇;学校学生经常发生手机被偷。

此外,当今一些视频媒体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武打、暴力、枪战甚至色情等影视作品的泛滥,无时不充斥着孩子们的耳目。特别是随着“文化商业化”的不断加深,有关孩子们的影视作品的“欠收”,甚至“绝产”更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3日 04: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刑责年龄降至12岁,如何减少预防未成年犯罪
    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重要法律的修改包括:调整刑事责任年龄、开展偏常行为分级干预矫治、完善专门教育体系等方面,对社会强烈关注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作出回应,推动破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置难问题。12至14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不再免刑责修改前的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近年来多地发生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社会各界对调整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次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新林表示,调整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严厉制裁社
    2023-03-25
    318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和家庭教育关系
    摘要: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成因。导致青少年的犯罪是家庭教育失败的表现,同时,这也表明了家庭教育的不可忽视性。本文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家庭题记: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一句话流传至今。现代社会,文明进程发展到今天,这句古语是否还是不变的真理?面对青少年犯罪比例不断攀升,一些家长往往把责任只推给社会和学校。家庭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勿庸质疑,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确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剧增的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的失误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教育和管理好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原因在于,父
    2023-06-11
    496人看过
  • 不良家庭教育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一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
    2023-06-11
    61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是怎样的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重要意义。未成年人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不仅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用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和理解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提高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自觉性。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还有效地防止了与社会不良因素的接触,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机会。因此,法律把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既作为权利,也作为义务予以规定,要求监护人按规定送子女入学,规定不得剥夺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展中心第1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网民9400万,其中24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大军的51.7%。目前,上网已经成
    2023-02-22
    121人看过
  • 专家呼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大修”了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工作开展调研。面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严峻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法律该如何修订加以应对?《法制日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参加调研的两位专家。应增强法律可操作性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于同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2012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对法律的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十多年的实践表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减少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当时立法所依据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该法的一些规定
    2023-06-11
    453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展望——保障流浪儿义务教育权
    有调查显示,闲散青少年,特别是外来青少年已经成为广东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群体。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被列入明年的立法计划。该条例将要求民政、教育行政部门保证流浪青年的义务教育权,公安部门加大力度打击与流浪儿童犯罪有关的黑恶势力。家长、学校的监护责任可望获明确界定未成年人犯罪与家长等监护人教育不到位有密切关系,有关部门在昨天的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条文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明年制定的条例将以监护制度为核心明确家庭法律责任。比如,什么是监护制度,哪些人能做监护人;未尽监管职责,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监护人应承担什么责任;夫妻离婚后或父母双亡后,怎样保证监护制度有效地实施等。同时,明确以监护代理制度为核心的学校法律责任。比如,学校是不是监护人,在学校发生的事故是不是都由学校承担法律责任;亦或监护人把自己监护职责中的一
    2023-06-06
    475人看过
  • 减少犯罪:预防与控制
    1、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主要是通过主刑和附加刑的刑罚来预防和控制犯罪。2、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各种措施,消除犯罪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预防犯罪的产生3、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增加国民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主力军等。瑕疵条据的预防和补救你是否遇见这样的情况:有时欠条上没有写明出具日期,或者没有写明欠的谁的钱,或者虽然约定还款日期却没有在欠条上体现;有时出具欠条的背后其实并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因为婚姻家庭纠纷而不得已出具的;有时写欠条是因为被胁迫、被欺骗
    2023-07-12
    158人看过
  • 未成年人自己怎样预防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开展综合治理。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加,各负其责,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在重视从外啊条件作好各方面预防犯罪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未成年人自身在预防和抵制犯罪方面的作用。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与他所处的外部环境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受坏朋友的影响、引诱,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学校疏于管理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主要还是由其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决定的。正所谓,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内因,外部条件再好,事物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未成年人自己如何预防犯罪?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自己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好预防犯罪的工作: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
    2023-04-25
    101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指导思想,贯穿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的基本准则。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第3条、第5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有四项:即教育保护原则、及时防治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科学性原则。(一)教育保护原则是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立足于和保护,以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和保护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未成年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处于成长阶段知识不多是非模糊,可塑性大,未成年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未成年时期是一个自我判断能力薄弱的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无论从未成年人的特点看,还是从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看,都强调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二)及时防治原则是指根据未成年人生活心理尚未成就的特点,坚持治本和疏导,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任何一种犯罪行为的发生
    2023-06-11
    494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什么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什么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是最有效的措施。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工作职责是:(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规划;(二)组织公安、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网信、卫生健康、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三)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四)对本法的实施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五)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六)其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第六条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专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
    2023-08-08
    408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有什么建议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建议如下:1.要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辐射力。走进学校和社区、对未成年进行法律宣传,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指派相关人员做法制辅导员到各中小学讲法制课,用生动的案例让他们得到警示,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2.完善组织网络,与社会各方协调,努力形成帮助失足青少年的网络合力。引导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基层组织、学校、社区、妇联、共青团、工会等选派专门人员共同参与到关心、帮教、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中来,让他们担当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调解。3.案件延伸服务,加大教育和引导力度,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一、如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1、联合政法系统,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日常管理中,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学校要成立安全保卫组,并与当地派出所联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的治安巡逻,重点加强学
    2023-03-04
    240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预防的措施与方法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其中包括: 1. 立足于预防,做足未成年人关爱工程。依托学校和社区两块阵地,切实推进德育创新,着力提高德育实效,使青少年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教育。 2. 立足于教育,做好家庭亲情大文章。按照家庭德育教育贴近家长、贴近孩子、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依托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二是创办“亲子俱乐部”,营造亲情乐园。三是体验日常家庭,培养传统美德。 3.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4.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2024-01-05
    326人看过
  • 枫溪中学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教育宣传讲座
    为了使禁毒教育深入每一个学生心中,从而激发学生自觉远离毒品,提高他们拒毒、防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团区委联合区关工委、区禁毒办、区教育办和区司法办,在枫溪区崇礼中学举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枫溪区中学生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内容包括开设禁毒专题辅导讲座、举行全体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誓仪式和签名活动、现场咨询和派发有关图册资料。团区委联合区司法办,在枫溪区枫溪中学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教育宣传讲座。团区委委员、区司法办法制宣传讲师陈东升结合青少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法律法规,从自己的长期经验出发,引用真实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以活生生的示例为同学们敲响警钟,引导在场的同学们选择健康良性的生活方式。此次讲座理论结合实践,扩展了同学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3-06-06
    457人看过
  • 加强教育监管预防涉税犯罪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实现税收征收的具体行政执行者,肩负着为国聚财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是依法裁量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必然长期的处在国家利益、纳税人权益、人情、诱惑等多种矛盾交织的焦点。我国新刑法在渎职罪中增设了与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为相关的罪种,这从法制建设上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也对税务机关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预防涉税职务犯罪提出了更迫切、更具体的要求。一、充分认识犯罪预防的重要意义本着以人为本、源头控管的原则,加强涉税犯罪预防有着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管住源头,避免因涉税犯罪行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由于税务部门职能的特殊性,一旦构成职务犯罪,势必已经给国家或者人民造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重的损失,而且很多损失是无法弥补、无法追偿的,因此事后惩处固然是必须的,但事前行之有效的犯罪预防犹为重要。二是以人为本,降低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保护税务人员敢于执法的积极性。思想是行为的先
    2023-06-07
    429人看过
换一批
#妇幼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指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行为危害他人和社会,但其危害程度轻微,虽构成违法,却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 所谓未成年人犯,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监狱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已构成犯罪的未成... 更多>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有哪些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法律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0
      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五条对未
    • 部队预防犯罪教育教案怎样讲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25
      1、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1 2、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 在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中,教师有哪些职责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6
      学校和老师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教育和安全保障的义务,责任比较小,看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候可能承担的责任会比较重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怎么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03
      1、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2、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
    •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五十六条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4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42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矫治教育,由公安机关主导负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积极配合,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