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公司法的法律后果:
1、在法定的会计账簿以外另立会计账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公司不依照《公司法》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如数补足应当提取的金额,可以对公司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公司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5、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隐匿财产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6、公司在清算期间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7、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8、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公司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9、外国公司违反《公司法》规定,擅自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或者关闭,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公司违反《公司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公司章程违反《公司法》的后果如何
326人看过
-
哪些公司章程违反了公司法
281人看过
-
违反网络安全法的后果会有哪些
374人看过
-
售后保障责任违反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11人看过
-
公司违反劳动法会有哪些处罚
373人看过
-
违反《水法》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9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哪些公司章程违反公司法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41、违反了有限责任原则;2、规定股东用劳务出资;3、对剩余财产平均分配的无效;4、违反监事法定报酬原则的条款;5、违反司法解释的;6、规定在自己有生之年不得转让。
-
违反肖像权的后果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2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的确定一般是: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以营利目的作为赔偿的标准。即无论是否“情节严重”,也无论是否赢利,违反肖像权的后果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且肖像权人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
-
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3-04-09一、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后果按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二、怎样预防和减少行政强制违法行为的措施,提高行
-
违反管理人承诺有哪些法律后果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01根据证监会私募新规有关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保本保收益的,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六个月内(即2021年7月7日前)完成整改,整改期内暂停新增私募基金募集和备案。对于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公开募集、夸大片面宣传私募基金、未按照合同约定投向进行投资、宣传推介材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规情形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依照《私募办法》的规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市场禁入措施,实施行政处罚
-
违反公司法会不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后果?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9公司法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