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协议不要抚养费能起诉。离婚后,对于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变更。
抚养费的变更包括增加、减少和免除三种情况。抚养费增加是子女在必要时提出的,除了因物价调整,原定数额难以维持子女生活所需;
或子女升学、实际所需抚养费用超过原定数额以外;还可能因为子女身患疾病,抚养一方无力支付全部医疗费用;或有给付义务的一方经济收入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与其生活水平相差悬殊等。
反之,有给付义务的父方或母方,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减免给付抚养费。
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原协议不要抚养费还能不能起诉
原协议不要抚养费能起诉。即使在协议当中写明了不用负担抚养费,也可以以子女的名义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离婚协议作为父母双方自愿达成的对离婚相关事项的约定,属于离婚双方意思自治的范围,但协议双方只能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加以约定,无权在协议中剥夺或限制他人的合法权利。
调解离婚放弃抚养费还能再起诉。想要抚养费的话,可以再以新的案由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只要您能够证明现在您无力承担孩子所有花费的话,一般法院都会支持。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签了不要孩子的抚养权协议还能起诉吗
279人看过
-
孩子抚养费离婚协议不要能不能从新起诉
303人看过
-
协议上不给抚养费现在男方起诉要抚养费可以吗?
292人看过
-
离婚协议上抚养费签了协议能起诉再多要
54人看过
-
原告所在地能不能起诉抚养费
384人看过
-
离婚协议协商好不用给抚养费还能再拿抚养费吗
494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不起诉能提起轮流抚养协议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23如果夫妻双方想要轮流抚养孩子的话是可以的,这个时候是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一般情况下,双方如果能够协商解决,孩子抚养问题就会尊重夫妻双方的意见。
-
协议抚养费男方不要孩子可以起诉要抚养费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11协议上不给抚养费,可以起诉要抚养费。父母抚养孩子是义务,协议离婚后,仍可以起诉要求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支付抚养费。 在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实际支付子女抚养费,以尽自己的抚养义务。 而要是在离婚之后,出现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此时另一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在拿到了有利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
协议离婚不给抚养费起诉能不能判刑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7协议离婚不支付抚养费是民事纠纷,不判刑。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起诉抚养费。胜诉后,对方在履行期内未履行法院判决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拒绝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将在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甚至被司法拘留。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
-
原告所在地能不能起诉要抚养费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61、原告所在地不能起诉抚养费。起诉抚养费应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协议离婚对方要求孩子抚养费能不能起诉?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25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