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及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31 21:24:59 494 人看过

摘要: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做了实质性的修改,它比旧刑法中的要求更宽。在实践中,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定。根据旧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过失和间接故意都可以是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而新刑法所规定的防卫过当在主观方面只能是间接故意。关键词:正当防卫限度防卫过当主观方面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修改。防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两种情况,其中前者指符合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防卫行为,后者指不符合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防卫行为。正确认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对于处理好正当防卫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认定旧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至于如何理解必要限度,刑法理论中曾有基本相适应说、需要说、必需说、适当说几种观点[1],其中适当说是刑法理论中的通说。这种观点认为,“必要限度”的确定,应当以防卫行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标准,同时考虑所防卫的利益的性质和可能遭受损害的程度,要同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性质、程度大体相适应。因此,应当结合危害的性质、手段、紧迫程度,以及防卫者自卫能力的大小及与侵害者人数的数量对比等,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能用较缓和的手段制止不法侵害的,不允许采用激烈的防卫手段,能造成较小损害结果即可达到防卫目的的,就不应给不法侵害人造成较重的损害结果。但是,对防卫人的限制又不宜过严,特别是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时,更加应该慎重[2]。新刑法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修改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修改是实质性修改,因此而使新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要求远比旧刑法中的要求宽,许多按照旧刑法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的行为根据新刑法的规定都可以成立正当防卫而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在确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应充分考虑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目的。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就是为了鼓励公民敢于、勇于利用该制度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特别是犯罪行为,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对防卫人要求过严,防卫行为动辄成为防卫过当,防卫人要对此承担刑事责任,那以后还有谁敢于行使正当防卫权呢?特别是,有谁还愿意为保护国家、社会的利益或保护他人的权利而实施正当防卫呢?因此,对防卫人不能限制过严。但是,如果行使防卫权时没有任何限度上的要求,又往往会使公民进行防卫时故意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害,导致私刑的泛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对防卫行为又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其次,应充分考虑实施正当防卫时的客观情况和环境。因不法侵害都具有紧迫性,防卫人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准确认识不法侵害的方式、程度、强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的大小,也没有余暇去充分地、准确地选择防卫行为的手段、程度、强度、将要造成的损害大小等。特别是在较为弱小的被害人本人突然面临不法侵害,被害人在碎不及防的情况下实施防卫行为时,更是如此。要求防卫人的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基本相适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公民的防卫权,这无异于对不法侵害行为的鼓励。但是,只要防卫人的精神和智力发育正常,他对以上因素却可以有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如防卫人不应把小偷小摸的盗窃行为认定为重大盗窃行为,不应把拳打脚踢的殴打行为认定为杀人行为,不应把一般的敲诈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抢劫行为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8: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防卫过当相关文章
  • 避免过度防卫的正当防卫方法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必须注意的是,并非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当。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进行的
    2023-07-03
    72人看过
  • 正当防卫存在防卫过当吗
    正当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前提是正当防卫,只是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那么也就不存在防卫过当了。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正当防卫杀人了会判多久正当防卫不是犯罪,即使杀了人也不存在判刑和判多久的问题;如果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属于犯罪行为,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有如下严格的条件:从起因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从时间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从主观条件看,目的必须是“防卫”;从对象条件看,只能针对“侵害者”本人;从限度
    2023-06-19
    359人看过
  • 什么是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如下:1、疏忽大意的过失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2、其次是全面过失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故意;3、过失与间接故意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4、过失与故意说,此说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任何种类的过失和故意。什么是防卫过当?当我们的身心在受到外界的伤害或者重大损害的时候,我们会对当时的情形做出一定的反应来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当有人伤害我们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做出相应的防卫,但是防卫也是有度的,防卫分为正当防卫以及防卫过当等。那么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正当防卫的法律概念应当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
    2023-08-14
    444人看过
  •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行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实
    2023-07-21
    464人看过
  •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所谓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的合理需要为标准。一方面要分析不法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主观的心理状态、以及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等;另一方面应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法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益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实践中,要是可以被认定构成正当防卫的话,则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对于民事赔偿责任则也是不用承担的。毕竟民事责任的归责是以过错原则为主,无过错原则与公平原则为例外。但如果发现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构成防卫过当的话,则此时情况不同,就需要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了。什么是非正当防卫非正当防卫,就是除正当防卫外的情形。如果非正当防卫造成了损害,则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非正当防卫主要有以下几种: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
    2023-08-05
    172人看过
  • 防卫过当概念、特征及罪过形式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以下特征:1、防卫过当的犯罪客体只能是其所构成的具体犯罪的客体。对于防卫过当,应当依据其罪过形式和客观行为的性质,按照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定罪量刑。2、防卫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其具有防卫前提且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然有罪过。这种罪过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主观心理态度。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3)
    2023-03-25
    133人看过
  • 正当防卫过度怎么处理,正当防卫过度致死判多少年
    正当防卫过度的处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会根据案件过程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正当防卫过度致死判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该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一、正当防卫过度怎么处理正当防卫过度的处理是如果因正当防卫过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当。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
    2022-06-15
    121人看过
  • 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哪些条件是相同的
    一、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结束状态,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状态和危险已处于结束,制止行为的损害到此为止,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对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每个公民都应积极采用这一权利与犯罪行为作斗争,因采用正当防卫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人身、财产权利而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刑法在量刑时会依法予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二、正当防
    2023-04-04
    337人看过
  • 试论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论文摘要:现有的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正当防卫为基础,讨论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这种表述由于立论前提的不当,导致了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有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应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展开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新表述。论文关键词:防卫行为;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之一,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防卫过当作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其理论研究和实际认定直接影响公民防卫权的行使。因此,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立论前提的不当,导致我国刑法学界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失误,也导致司法实践与刑法理论的分离。为保障公民防卫权的正当行使,保护不法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理论表述进行整理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现
    2023-05-05
    487人看过
  • 正当防卫过当的情形表现
    正当防卫过当的情况有: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的;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的。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判罪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防卫行为造成重伤、死亡结果,才有可能成立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成立犯罪,至少要求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有故意或过失;如果防卫人没有故意或过失,不成立犯罪,属于意外事件。防卫过当的,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
    2023-07-28
    388人看过
  • 犯罪客观要件及正当防卫
    [案情]被告人:彭某,男,25岁,工人。1992年7月24日晚8:30,彭某在某市解放路其家附近,遇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其女朋友毛某,便上前指责,遭到一名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在对打时,穿着便衣的民警朱某路过,未表明其公安人员身份,即抓住彭某的左肩,彭某误认为是对方的同伙帮凶,便拔出牛角刀对朱的左眼戳了一刀逃跑,因朱某叫喊,彭某被群众抓住,现拘留。经治疗朱某左眼已经全瞎,经法医鉴定,属于法定重伤的一种。[问题]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是什么?[判决]法院判决认为,彭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防卫过当,应定过失重伤罪。源:中华考试网[法理分析]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采取的制止其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要件为:其一,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其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其三,防卫行
    2023-06-01
    449人看过
  • 怎样算正当防卫过度
    正当防卫过度是即防卫过当,指对加害人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常防卫的情形,并且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损失和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行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一、怎样算正当防卫过度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算防卫过度。具体来说,防卫过当是指防卫的限度明显地超过了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的不法侵害所必要的程度、范围,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仅仅使其丧失侵害能力或者中止其侵害行为的程度,从而造成重大危害。其中,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其与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二、正当防卫过度怎么办正当防卫过度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
    2023-06-05
    116人看过
  • 防卫权、正当性及其限度——对正当防卫问题的研究
    正当防卫是刑法理论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也是当代各国刑事立法中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于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和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要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虽然,1997年新的刑法典在涉及正当防卫的限度等问题上比之原刑法典有了一些补充和修改,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围绕着防卫权的范围、正当防卫的要件和防卫限度的把握等,却依然存在着争论。有些争论是直接针对着现行立法的,而更多的则是在司法个案的实际判定中逐步展开的。因此,围绕立法和司法中的主要问题,从学理角度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探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紧迫的。一、关于防卫权问题-来源及其范围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分散型的个人防卫本能向具有社会整体认同意识的法律权力进行转化的过程,实现了作为一种原始复仇状态的无节制行为朝着合乎人
    2023-06-12
    341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吗
    一、刑事案件中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吗?不是,防卫过当应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5、对不法侵害行为人,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时,所造成损害的行为。三、防卫过当可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防卫过当被判处拘役、
    2024-01-11
    44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更多>

    #防卫过当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过当以及防卫过当以及主观泄愤、避险行为是否违法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7
      一、正当防卫、防卫过当以及主观泄愤:《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不属于违法。但如果防卫过当或者在主观上存在发泄私愤的行为,一旦对违法当事人、犯罪嫌疑人造成伤害后果,就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一、《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和避险行为:【正当防卫】第二十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什么,防卫过当的主要罪过形式是怎么样形式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4
      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3)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
    • 限度正当防卫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1
      正当防卫限度: 1.不法侵害的强度。 所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指行为的性质、行为对客体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对于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用轻于或相当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足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当然,如果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那就是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2.不法侵害的缓
    • 过当正当防卫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21
      防卫过当是指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并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 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