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既遂的案例分析和裁判结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9:24:54 110 人看过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怎样?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当事人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2: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2020年诽谤罪立案标准分析
    我国规定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受理的案件,即被诽谤的受害者需要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受理才能够维护自身权利。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在公开出版物中故意捏造事实以诽谤他人的行为,就可以申请法院受理案件。除非案件严重,达到了危害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利益程度,公诉机关才会介入案件,由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起诉。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什么?诽谤罪的立案标准: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自然
    2023-07-01
    322人看过
  • 侮辱和诽谤罪的惩罚力度分析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量刑规则:犯侮辱罪或诽谤罪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的量刑原则有哪些?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
    2023-07-06
    299人看过
  • 谈谈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对一起诽谤案件的分析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002年8月间,被告人杨某到太仓市一较大的私营企业总经理黄某(自诉人)的办公室,向黄某提出要求借款50万元。黄某因与杨某素不相识,不同意借款给杨某,黄某并向公安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员将杨某驱赶出该企业。杨某就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此后杨某将道听途说到的内容,冒用该企业女员工曹乙男朋友的名义落款,编写成大字报称:黄某与该企业三名女性时某、曹甲、曹乙(曹甲、曹乙系姐妹俩)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其中与时某有一私生子;黄某在汽车里同女人乱搞被某镇联防队抓住罚款等;请有关领导挽救一下黄某,不要让他再破坏自己与曹乙的恋爱关系等等。杨某叫人把以上内容抄成大字报,于2002年11月18日凌晨,把上述内容的4张大字报分别贴在黄某个人公司的大门外、该公司员工公寓大门外、该镇政府大门外、及该镇菜场大门外。黄某在次日早上发现大字报后,即派人揭下。黄某了解到大字报系杨某所为后,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
    2023-03-03
    391人看过
  • 诽谤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如果构成诽谤罪既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亲告罪),即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本罪需要被害人到法院去提自诉。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15
    299人看过
  • 名誉权与诽谤的案例解析: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
    告名誉权和诽谤的区别是: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3、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
    2023-07-12
    343人看过
  • 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案例分析
    构成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应追究的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行为。刑法对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的定罪标准?刑法对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为,对犯该罪的自然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对犯该罪的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
    2023-07-12
    163人看过
  • 诽谤罪的结果是什么怎么判
    一、诽谤罪的结果是什么怎么判若行为人以捏造虚假事实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情节严重的,可被认定为诽谤罪。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判处被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需要指出的是,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仅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由国家公权力机关介入处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的结果是什么判几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凡触犯诽谤罪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值得注意的是,诽谤罪这一刑罚由公民自行提出诉
    2024-07-06
    205人看过
  • 分析构成诽谤罪的要件
    刑事责任年龄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2、犯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和严重情节;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知道自己散布的虚假事实足以损害他人的声誉,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声誉,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法律相关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网络诽谤构成诽谤罪之要件:一、客体要件。诽谤罪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二、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
    2023-07-04
    127人看过
  • 诽谤罪的被告群体分析
    刑事责任年龄
    诽谤罪的对象有自然人,除法人、组织以外的人。诽谤罪的认定方法如下:1、侵犯的对象是别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和自然人;2、客观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上一定是故意的。行为人知道自己传播的是足以损害别人名誉的虚假事实,个人的行为会损害别人名誉,希望这个结果会发生。诽谤罪的量刑原则有哪些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
    2023-07-03
    356人看过
  •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既遂的案例分析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及到刑法中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具体如下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刑法》第六十三条[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在内陆水域非法捕捞水产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战非法捕捞水产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万元以上的;(二)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在内陆水域五十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五百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二百
    2023-07-10
    450人看过
  • 新刑法诽谤罪既遂要咋样判
    新刑法对诽谤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其中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不用遵循诽谤罪的告诉的才处理原则,可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09
    372人看过
  • 诽谤罪既遂还有用吗
    刑事责任年龄
    诽谤罪属于刑事犯罪,犯此罪既遂的,是严重的犯罪行为。行为人构成诽谤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侮辱诽谤罪是自诉还是公诉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
    2023-07-25
    219人看过
  • 解析诽谤罪和侮辱罪的不同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在于:(1)诽谤罪只能采取口头或者文字的方法,不可能使用暴力;而侮辱罪既可以采取口头、文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暴力方法。(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而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侮辱罪和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
    2023-07-03
    470人看过
  • 诽谤罪和解协议如何结案
    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达成和解协议,那么便会采用中止执行的方法来结束整个案件处理流程。然而,当和解协议中所约定的各项义务都得到了严格地履行之后,就应当被实质性地视为已经全部执行完毕,这也就标志着诉讼以已执行完毕的名义画上了句号。在类似的情形发生后,法院有责任准备好结案通知书,并且要以正式的方式向各方当事人进行送达。假如双方当事人无论是通过书面形式还是口头方式,都已经明确表示执行完毕并且记录在案,那么就可以不必再次制作结案通知书。《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五条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经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全部执行完毕,或者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可以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执行完毕应当制作结案通知书并发送当事人。双方当事人书面认可执行完毕或口头认可执行完毕并记入笔录的,无需制作结案通知书。执行和解协议应当附卷,没有签订书面执行和解
    2024-05-10
    44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诽谤罪既遂还能判得重判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
    • 如何处理诽谤罪的既遂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30
      诽谤成功的判罚规则:构成诽谤成功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罪人只要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符合严重标准,即构成诽谤的成功,就应当依照犯罪的相应规定判处犯罪分子。
    • 诽谤罪构成既遂处理后如何判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5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反正被判既遂犯诽谤罪怎么办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12
      行为人犯了诽谤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犯罪案例分析和刑事案例分析的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
      违法刑法是犯罪,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没有太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