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电子送达的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08:11:03 351 人看过

一般诉讼文书都是以法院派人上门、邮寄、公告等方式送达,但是这样既费时又费钱。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为新民诉法)。新民诉法八十七条新增了:“经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电子送达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与其他送达方式相比,电子送达方式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及时性,几乎瞬间到达

;成本极低,目前各大门户网站均提供免费的电子邮箱服务,极大节约了司法成本。因此,电子送达方式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业已存在的送达难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一、该条文体现了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大幅度增多,而法院审判人员的增加速度跟不上民事案件的增长,根本无法承担直接送达的重任,加之人员的流动、迁徙也给人民法院的送达带来了困难。法院之间的相互独立和法院送达成本的提升使委托送达形同虚设。传统的送达方式已经无法承担司法送达的重任,送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送达难矛盾日益突出,大量案件由于诉讼文书无法送达给当事人,使审理期限一拖再拖,制约了审判效率的提高。传真、电子邮件等电子通信方式在当今社会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新民诉法增加了电子送达方式顺应社会的发展,首次以基本法律形式对电子送达制度加以确认,开通了文书送达“高速路”。

二、该条文明确了电子送达的适用范围。

电子送达的适用是因地制宜的,可以在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中增加送达方式的选择项,由当事人当中自由选择填写各类送达方式;当事人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选择或者同意电子送达的方式,并载明电话和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然后人民法院制作专门的电子送达告知通知书,告知当事人相关规定,其中特别是送达不能时的法律后果。如起诉状、答辩状、开庭传票、案件受理通知书、开庭通知书等均可以适用;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能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能否成功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送达案件当事人的态度。对于当事人申请使用电子方式送达,应该准许;对于熟悉网络使用的当事人可以建议其使用电子送达方式;对于具有代理律师的当事人可以建议其使用电子送达方式。

三、该条文确认了法律文书的送达时间。

新民诉法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电子送达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送达时间的确认,需运用技术手段予以固定明确电子送达的日期。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可以保存送达邮件内容。对于传真来说,可以保存传真原稿图像。送达内容中应当说明送达状态。记录传真、电子邮件等送达时间和结果。电子送达作为诉讼的程序性内容,应在卷宗中表现出来,即电子送达的状态和结果应当打印存卷。并在特定的网络平台上,以向社会公众发布电子数据的形式,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法定期间,视为送达。

四、该条文对信息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主要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递的,如果有人非法侵入电子信箱对数据进行,截收、删减、篡改、伪造法律文书就会使其受到破坏,将给法院正常工作以及案件的公平审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安全性就成为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中的首要问题。因此,适用电子送达,对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应当建立传真、电子邮件安全传输的专门系统平台,为电子送达保驾护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7: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当前电子送达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电子送达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是电子送达的确认方式不明确。电子送达应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采用电子送达需经当事人同意,但对于当事人同意的确认方式,必须是书面还是可以口头,是单独采用同意电子送达确认单还是直接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增加电子送达选项,抑或其他方式,法条未予明确。实践中,有的法院单独定制格式电子送达确认单、有的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增设“同意电子送达”栏、有的则在庭审笔录中记明当事人邮箱或传真号码,由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视为确认等,做法不一,有失法律威严,亟待最高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及各地出台实施细则予以统一。(二)是电子送达时间的固定技术达不到要求。新民诉法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电子送达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该特定“到达日期”的确认,需赖以特定的电子信息技术予以固定,但司法实践中,对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确认和固定,也即
    2023-06-06
    375人看过
  • 送达期间在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间的规定:直接送达以送达回证的时间为准,邮寄送达一般以邮戳为准,公告送达以公告期结束日为准。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期间的规定期间,是指法院、诉讼参加人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限。如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从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应提起上诉等规定,就属于期间的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期间的目的,在于保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使人民法院及时地进行审判,使当事人的民事争议及时得到解决,保证诉讼行为的有效性,稳定民事诉讼关系。理解期
    2023-07-06
    361人看过
  • 当事人在外国,可以适用电子送达吗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接收并查看法院诉讼文书的方式:①手机短信。人民法院通过当事人在立案或诉讼过程中所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接收送达文书的短信通知。当事人收到短信后,可直接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输入验证码,即可查阅电子文书。②电子邮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在立案或诉讼过程中所提供的电子邮箱,向该电子邮箱发送相关文书或者诉讼材料,并通过电子送达系统发送短信,提醒当事人登录电子邮箱查阅文书。律师补充: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确定受送达人同意电子送达:(一)受送达人明确表示同意的;(二)受送达人在诉讼前对适用电子送达已作出约定或者承诺的;(三)受送达人在提交的起诉状、上诉状、申请书、答辩状中主动提
    2023-05-06
    55人看过
  • 规范电子送达适用的对策及建议
    一、规范电子送达适用的对策及建议一要强化法院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开发安装专门的电子送达程序软件系统,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保障电子送达的安全。另一方面,对于电子送达“回证”问题,设置自动回复功能,如法院承办人将法律文书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后,该程序附带收到自动回复功能,以证明“到达受送达人的特定系统”,并打印该回复信息进行存档。二要拓宽送达地址选择项。电子送达的适用是因地制宜的。基层法院面对的当事人多为普通百姓,电子送达适用对象相对较少较窄,可以考虑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增加电子邮箱、传真号码等电子送达选择项,由当事人自由选择送达方式并填写,明示当事人的选择权。中级法院以上的法院,因当事人多为城市居民,可以单独定制专门的格式电子送达确认单,由当事人亲自填写并确认。三要增加电子公告送达。网络时代,诉讼活动逐渐科技化、网络化是现代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手机电脑深入寻常百姓家庭,微博微信广泛普及使
    2022-01-13
    2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直接送达几个人送
    一、民事诉讼直接送达几个人送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直接向当事人发放相关司法文件的确切人数并未在法律层面上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然而,从法院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通常会采取派两个及以上人员进行交付执行相关司法文件的方式。这种现象或许可以归结于"一人为主,二人为辅"的作为观念。《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租握;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二、民事诉讼直接中院起诉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直接向中级法院提交民事诉讼请求是可行的。正如国家相关法律所表述的
    2024-07-29
    148人看过
  • 受送达人委托诉讼代理人送达的涉外行政诉讼适用方法
    受送达人在诉讼中有诉讼代理人的,经过诉讼当事人的授权可以接受送达的,可以向该诉讼代理人送达。这种方式适用的前提是诉讼当事人有专门授权诉讼代理人接受送达。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七)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八)不能用上
    2023-07-03
    212人看过
  • 民事诉讼送达需要原告
    民事诉讼送达
    一、民事诉讼送达需要原告一份答辩状吗民事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所持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反驳而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材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二、什么是答辩状以及答辩状作用1、什么是答辩状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但由于答辩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答辩状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
    2023-04-18
    472人看过
  • 民诉法中送达的方式及其适用是怎么样的?
    1、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2、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3、委托送达。是指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4、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方式。实践表明,法院采用邮寄送达通常是受送达人住地离法院路途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所采用的一种送达方式。5、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一、法院诉讼离婚传票会到哪里法院诉讼离婚传票到被告居住地址。1、人民法
    2023-06-19
    487人看过
  •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中留置送达的条件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法中留置送达的条件留置送达有四个适用条件,分别是:1.受送达对象拒绝接受法律文书,是适用留置送达的第一前提;2.应当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见证;3.应当说明情况、记明事由;4.送达人及见证人的签名或盖章。留置送达,是指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无理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写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实,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取证人签名或盖章,然后,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处所,即视为送达。二、留置送达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1.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受送达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拒绝接受送达的,可适用留置送达。2.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可适用留置送达。需要注意的是,向受送达人指定的其他代收人送达时,不可
    2023-09-29
    293人看过
  • 2023刑事诉讼法中的送达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的送达有哪些规定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法律文书送达的,一般是送达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的,可以由他的成年家属或者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八章 期间、送达  第一百零五条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n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n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n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
    2023-04-29
    386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送达方式有哪些,送达的方式有哪些
    1、直接送达:由法院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或司法警察将应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对单位为法定代表人或专司收件的人)的送达方式。2、委托送达: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委托其它法院代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它是直接送达的补充。严格意义上讲委托送达不是一种独立的送达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间的协助行为而已。3、邮寄送达:法院送达人员将应送达的诉讼材料通过邮寄方式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4、留置送达:受送达人对法院直接送达的诉讼文书拒绝签收,送达人在邀请相关组织的人员到场后,由相关人员见证将诉讼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而完成送达的方式。5、转交送达:对军队中的军人以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或监所行政部门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6、公告送达:又叫拟制送达。指在报纸或其它载体上刊登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效果的送达方式。民事诉讼送达的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
    2023-08-05
    301人看过
  •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期间、财产保全与送达
    一、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期间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在我国领域内有住所的,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一般规定。如果当事人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则应适用民事诉讼法涉外诉讼程序中的特别规定。具体内容为:1.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30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2.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裁定书送达之日起30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30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3.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期限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审理期限的限制。二、涉外财产保全涉外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
    2023-06-06
    310人看过
  • 电子送达在法院中的意义
    1.电子送达是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向受送达人送达相关的诉讼文书,但是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2.法院电子送达签收是经过受送达人的同意,即受送达人在人民法院的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人民法院可采用电子送达方式进行送达法律文书的,受送达人以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中的签名码签收确认。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的末尾会附上法律文书网页链接,以及进入网页的签名码,这就是受送达人电子送达方式的签收方式广东法院率先推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群众打官司,首先关注的是联系法院是否顺畅、沟通起来是否方便。如果当事人收不到传票,开庭时间容易被耽误。笔者从省高院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从2015年起,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推行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方式。今后,只要打开手机或轻点鼠标,诉讼文书就能出现在屏幕上。诉讼文书电子送达方式试运行1个月以来,全省已有4261宗案件的5541名当事人
    2023-07-17
    151人看过
  • 商标注册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是什么
    一、商标注册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是什么1、补发商标注册证申请不予核准通知书2、补发商标注册证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3、补发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申请不予核准通知书4、补发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5、出具商标注册证明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6、出具商标注册证明申请不予核准通知书7、更正商标申请/注册事项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8、更正商标申请/注册事项申请核准通知书9、更正商标申请/注册事项申请不予核准通知书10、变更商标代理人/文件接收人不予受理通知书11、变更商标代理人/文件接收人不予核准通知书12、变更商标代理人/文件接收人核准通知书13、撤回变更商标代理人通知书(不予核准通知书)14、撤回变更商标代理人/文件接收人不予受理通知书15、撤回变更商标代理人通知书(核准通知书)16、变更商标申请人名义/地址核准通知书17、商标变更申请不予核准通知书18、撤回变更商标申请人/注册人名义/地址通知书
    2023-04-23
    397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法关于电子送达的规定是什么,电子送达的送达期限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6
      第一百三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代为送达。第一百三十五条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
    • 民法典规定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
      海南在线咨询 2024-08-31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该条款的但书内容对电子送达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即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开庭传票、案件受理通知书、开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执行通知书等均可以适用;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能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只要受送达人同意,法院应尽量使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 官司类的民事诉讼适用什么样的送达方式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1
      1.法院传票送达方式有公告送达,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等等。 2.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八十四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也就是说,如果确实无法送达,则法院会进行公告,公告期满后,则会开庭,如果你不到则会缺席审判,一样会作出判决的。
    • 民事诉讼中,检察院作出适用公告送达的决定,法院是否应当公告送达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8
      可公告送达,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则: (1)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2)公告送达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的,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08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则: (1)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2)公告送达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的,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