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证据证明行人闯红灯,且事故位置在人行横道线上。机动车全责,行人无责。2、无证据证明行人闯红灯,行人偏离人行横道线。机动车主责,行人次责。3、有证据证明(路口有摄像头,或者第三方人证)行人闯红灯。但是行人已经在机动车道上,而司机未加注意。机动车主责,行人次责。
行人闯红灯被撞是谁的责任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如果行人是因闯红灯被撞的话,从道路交通规则而言,机动车属于无过错方。如果有明显的证据能重现当时的场景,证明机动车无过错的话,机动车就可能只需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根据该条的规定,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实行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即不论机动车一方有无过错,只要没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机动车驾驶人就要承担全部责任。这与过去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的过错责任原则不同,体现了保护弱者的法律精神。在适用严格责任场合,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是原则,减轻或者免除责任是例外。如果机动车一方想要实现责任的免除或者减轻,可以有两种方式:
第一,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是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故意造成的。
第二,证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存在过错。在
第一种情况下,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在
第二种情况下,要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根据当事人各方行为对造成事故损失原因力的大小来具体确定减轻责任的幅度。被告应承担举证责任。
-
交警在事故责任中的责任分配比例如何
61人看过
-
当交通事故中存在超速行为时责任如何划分
348人看过
-
怎么辨别交通事故的责任
30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标准交通事故当事人如何承担责任?
267人看过
-
主要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如何划分和认定
282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归属辨析
230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50%责任如何划分在交通事故中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5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负同等责任,那么将按照以下比例来承担责任: - 如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机动车一方将承担6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则承担40%的赔偿责任。 - 如果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机动车一方将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对于具体的赔偿问题,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向交警队申请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
如何辨别交通责任的划分?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29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
-
在交通事故中,如何认定当事人的责任?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7一般是交警根据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 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车未让驶出
-
在交通事故中同等责任的责任人如何承担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7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就可以用保险公司赔偿。 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损失方50%由对方赔偿,另50%由自己承担,有保险就保险公司赔偿。机动车一方先用交强险赔偿对方,超出部分各自承担50%。
-
如何分辨交通肇事逃逸与交通肇事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27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