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以关心爱护的态度,疏导说理的方式,循循善诱的言语,苦口婆心,反复调解启发当事人的思想觉悟。2、要善于适用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优良的传统教育当事人,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3、要善于利用当事人社会关系中积极力量来帮助说服当事人。4、要善于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不可先人为主,偏听偏信。5、要善于调查研究,查清事实真相,找出纠纷的原因、争执的焦点和纠纷中的关键人物。6、要善于把说服劝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7、要善于抓典型人、典型事,解决一件,教育一片。8、要善于适时回访,巩固调解成果。9、凡是涉及两个单位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调解组织必须共同协商解决。10、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人民调解纠纷范围
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和调解以下房地物业纠纷:
(一)居民家庭内部因行使房屋产权、居住权、使用权等引发的纠纷;
(二)房屋产权转让过程中,买卖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或者买卖双方与中介公司就履行合同引发的纠纷;
(三)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中因设计规划、费用承担等原因引发的纠纷;
(四)邻里之间因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空调、晒衣架、鸽棚等附着物引发的物业使用纠纷;
(五)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因维修资金使用,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等引发的纠纷;
(六)业主委员会的组建、运作和自我管理中发生的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纠纷;
(七)因业主及使用人违反小区管理规约中有关房屋租赁、群租管理、违法搭建等方面的约定引发的纠纷;
(八)其他适合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纠纷。
当房地产物业发生纠纷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就找到法院进行诉讼,到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是一种较为合适且温和的手段,从源头上降低了纠纷发生率,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行政效率,有效的加强了社区管理。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一)不得徇私舞弊;(二)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三)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四)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五)不得吃请受礼。
-
医疗纠纷处理步骤及和解的弊端
339人看过
-
个人借款纠纷处理的步骤
485人看过
-
欠债纠纷处理步骤如下
201人看过
-
处理劳动纠纷需要哪些程序和步骤
115人看过
-
处理工程款纠纷的合法步骤有哪些
65人看过
-
民事纠纷立案后处理步骤
419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医疗纠纷的步骤处理方式详解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6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调解,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方式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处理。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协商: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制作和解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人民调解或行政
-
淘宝产权纠纷处理步骤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6解决房产纠纷的途径包括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在互相尊重和平等公正的基础上,双方可以尝试自行和解。如果和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和协助。在协商阶段,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可以根据房屋购买协议相关规定转至仲裁委员会裁决。如果仲裁也无法解决争议,最终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 根据
-
企业劳动纠纷处理步骤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0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走以下流程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县(
-
民法典规定邻里纠纷处理步骤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311、通过采取友好协商加以解决。拿出追求“和谐”的勇气,多换位思考,推已及人,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和行动。 2、通过各种调解加以解决。 3、通过派出所加以解决。 4、进行民事诉讼加以解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处理房屋转租合同纠纷的法院步骤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 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 第七百一十六条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