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离军事职守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指指指挥人员、值班人员和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履行职责的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的岗位上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指挥人员是指对部队或部属负有组织、领导和管理职责的人员。在其业务管理范围内,专业主管人员视为指挥人员。值班人员是指军队各单位、各部门为保持指挥或不间断履行职责而设立的人员,负责处理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事务。值班人员是指正在担任警卫、巡逻、观察、纠察、押运或作战服务的人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重大任务无法完成或者缓慢完成的;(二)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四人以上重伤,或者七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3)枪支、手榴弹、爆炸装置或子弹十发、雷管三十枚、导火索或导爆索三十米、炸药一公斤以上丢失、被盗,或者不符合规定数量,但后果严重的,或者其他重要武器装备、设备丢失、被盗;(四)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物资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在150万元以上;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
逃离部队罪与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擅自离职的表现。其主要区别除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外,逃离部队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现役军人,其行为所违反的是现役军人依法服兵役的职责要求,行为人必须已离开部队;客观上并不要求已造成严重后果,而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其行为发生在担任指挥和值班、值勤任务时,所违反的是指挥和值班、值勤人员的特殊职责要求,行为人只需离开特定的岗位,不要求必须离开部队,必须已造成严重后果。
逃离部队罪以逃避服役为目的,并不要求逃至境外,这点上与军人叛逃罪不同。军人叛逃的行为本身必然包含了逃离部队的行为。因此,在适用法律上,应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军人叛逃罪论处,不能再定逃离部队罪实行并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五条
《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六条
-
擅离军事职守罪最多判多少年
102人看过
-
涉嫌擅离军事职守罪会判得重吗
161人看过
-
擅离军事职守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284人看过
-
擅自、擅自、玩忽军事职守罪怎样认定
446人看过
-
擅离军事职守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170人看过
-
中国新刑法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既遂判几年?
39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13军事擅离玩忽职守罪的判决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0军事擅离玩忽职守罪的判刑:指挥人员和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擅离军事职守罪和玩忽职守罪判几年以上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3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执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军事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如何量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5战时犯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自离开正在履行职责的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的岗位上,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指挥人员,是指对部队或者部属负有组织、领导、管理职责的人员。专业主管人员在其业务管理范围内,视为指挥人员。 值班人员,是指军队各单位、各部门为保持指挥或者履行职责不间断而设立的、负责处理本单位、本部门特定
-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已构成犯罪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21、依照规定,平时犯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所谓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贻误重要战机,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造成部队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或者其他财产严重毁损,发生其他重要损害。
-
犯了擅离军事职守罪应该怎么处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01、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