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诽谤属于侵权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0 08:42:07 259 人看过

诽谤属于名誉侵权,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诽谤是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只要诽谤情节严重才构成诽谤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

一、诽谤与名誉侵权的区别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6: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法律如何规定污蔑诽谤?
    我国刑法对污蔑诽谤的规定主要出现在侮辱罪中,故意捏造虚假事实损害对方人格及名誉,属于亲告罪类型,需要告诉才处理,法定量刑是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诬告陷害罪是更为严重的诽谤,不仅意图损害对方的人格及名誉,还向国家司法机关告发,使他人陷入刑责追究,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法律规定诽谤罪可以是企业吗法律规定诽谤罪不可以是企业,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不能构成诽谤罪的行为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
    2023-06-30
    334人看过
  • 诽谤违法规定
    诽谤是违法的。诽谤是指用捏造现实、虚构事实的方式对他人的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侵犯的是人的人身权利,被侵害人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如果诽谤情节不严重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如果情节严重按刑法处理。一、造谣传播判几年造谣传播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造谣传播是对他人个人信息的造谣,具体情况分为:1、涉嫌诽谤他人,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2、为了从中获取某种利益,会加重案件的量刑,具体量刑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决。一、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包括: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
    2023-06-25
    460人看过
  •  性侵罪是否属于诽谤罪范畴?
    根据我国《刑法》,针对性侵罪的规定存在于强奸罪中。若行为人指控对方犯有强奸罪,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视为诽谤,而是会构成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出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行为人犯诬告陷害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针对性侵罪的规定存在于强奸罪中。若行为人指控对方犯有强奸罪,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视为诽谤,而是会构成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出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行为人犯诬告陷害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 奸 罪 与 诽 谤 罪 的 区 别强奸罪和诽谤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在法律适用和构成要件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女性发生性交或者奸淫妇女的行为,是一种严
    2023-09-07
    241人看过
  • 谣言诽谤短信属于非法的吗
    涉嫌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骂教师是否属于侮辱骂教师属于侮辱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侮辱罪和诽谤罪之间的区别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1)行为手段不同。(2)行为方式不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言辞、文字),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在于:(1)诽谤罪只能采取口头或者文字的方法,不可能使用暴力;而侮辱罪既可以采取口头、文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暴力方法。(2)诽
    2023-06-22
    385人看过
  • 了解微信对于商品诽谤的法律规定
    微信诽谤商品的法律规定:诽谤罪是自诉案件,即公民个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属于公安机关侦查范围的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可以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处理:1、侮辱、诽谤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2、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来访人员造成不良国际影响的;3、其他因侮辱、诽谤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几百人微信群里诽谤该怎么起诉几百人微信群里诽谤,如果没有流传出去,那不算情节严重,一般不会构成犯罪,所以当事人应该提起民事诉讼。先搜集证据,然后书写起诉状,诉讼请求可以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起诉状写好之后,拿着身份证去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及时缴纳诉讼费,然后等待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
    2023-07-04
    342人看过
  • 民事诽谤与刑事诽谤的分别及其法律规定
    诽谤罪是刑事案件。诽谤罪是捏造事实,侵害他人名誉,严重的话,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构成犯罪了,就是刑法调整的案件了,但仍不免除民事职责,导致损失还是要赔偿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诽谤罪属于刑事案件。诽谤罪已经构成了犯罪当然的属于刑事案件了。只有一些比较轻微的诽谤行为才会被认定为民事案件。打人是民事还是刑事打人一般属于民事责任。公安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送交有关部门进行伤情鉴定,如果是轻伤以下伤害,则是民事案件,轻微伤的予以治安处罚。造成轻伤以上的,则属于刑事案件。但无论是刑事责任还是治安处罚,打人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2、客观要件。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事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故意伤害罪;4、主观要件。行为人在犯故意伤害罪的时候主观方面表现为
    2023-07-16
    189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诽谤罪可以是企业吗
    法律规定诽谤罪不可以是企业,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不能构成诽谤罪的行为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一、诽谤行为的解释是怎样的?(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
    2023-02-27
    158人看过
  • 诽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规定诽谤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污蔑诽谤法律怎么处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诽谤罪的罪名,但是该行为可以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当事人指故意捏造事实,贬低他人的人格,或者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罪必须是严重的。例如,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3-07-25
    303人看过
  • 诽谤罪属于国法哪一条?
    诽谤罪的有关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一、告人诽谤需要什么证据说到诽谤他人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对于他人的人身安全和精神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要告人诽谤的话,是需要向相关的部门提出证据。告人诽谤可以提供以下证据:1、须有证明捏造某种事实行为的证据;2、须有证明散布捏造事实行为的证据。证据的种类比如说书证、物证
    2023-06-29
    440人看过
  • 诽谤侮辱他人名声属于违法吗
    一、诽谤侮辱侮辱他人犯法吗诽谤谩骂侮辱他人如果情节严重的,就有可能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是违法犯罪的。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侮辱他人属于侵权吗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自己的名誉,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是对特定民事主体的道德、才能、信用、营业权、历、声望、形象等社会评价。正确判断他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名誉,需要知道以下知识。1、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包括侮辱和诽谤。侮辱,即通过文字、语言、照片公骂人、侮辱他人的诽谤,即故意散布虚假事实贬低他人的名誉。2、降低他人社会评价是侵犯名誉的结果要素,必须有这种损害结果。因此,只有这样的评价下降,才会侵犯名誉。3、是不是造成他人社会评价下降的判断标准,只要针对他人的诽谤侮辱性內容早已为第三方了解或许了解,即早已公布或许被大众所知,就可以推断他人
    2023-03-31
    284人看过
  • 怎样界定是否属于诽谤罪
    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2.本罪与侮辱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3.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二者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不同之处在于:(1)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2)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
    2023-03-04
    296人看过
  • 造谣诽谤属于刑法第几条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诽谤罪。4、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诽谤罪举证需要提供的证据有: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
    2023-06-26
    251人看过
  • 说我是骗子属于诽谤吗
    刑事责任年龄
    如果是客观的事实则不构成诽谤,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一、怎样才够成诽谤罪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
    2023-03-11
    465人看过
  • 诽谤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违法规定1、诽谤是违法的。2、诽谤是指用捏造现实、虚构事实的方式对他人的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侵犯的是人的人身权利,被侵害人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如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3、如果诽谤情节不严重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如果情节严重按刑法处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7-20
    25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谣言诽谤属于什么侵权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5
      属于民事侵权。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受害人可以要求对方停
    • 谣言诽谤,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0
      属于民事侵权。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受害人可以要求对方停
    • 什么是诽谤,诽谤行为中的哪些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5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
    • 诽谤侮辱名声属于违法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08-09
      诽谤侮辱他人名声是属于违法的,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侮辱诽谤罪。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恶意诽谤属于违法犯罪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6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