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20:12:03 129 人看过

(一)、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明确的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解释为两种:

(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诉讼实体内容)

(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等。因为不依职权调查收集,民事诉讼程序无法推进。(诉讼程序内容)

对于不属于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得依职权而只能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也就是第十六条规定的除十五条规定的外,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依当事人申请为之。

(二)、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证据的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在收到通知书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复议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法院调查取证的规则,我们可以知道,法院调查取证分为依职权和依申请两种类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法院才能依职权调取,否则只能依申请。而依申请调取时,也要求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且当事人需要在一定时限内申请,还需要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5: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公示催告程序相关文章
  • 证据调取收集规则有哪些
    这里所指的证据调取、收集规则,系针对法院或者当事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调取、收集证据而言的,而非规范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调取、收集工作。由于原告并非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无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所以,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都没有限制原告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调取、收集证据的权利。于是,行政诉讼的证据调取、收集规则主要规范法院和被告。(1)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行政诉讼法第34条第2款规定法院享有此项权力。与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不同,这是法院自身的调取证据职能。在庭审模式改革的今天,法院更多地处于中立、消极的地位,证据提供多由当事人自己完成,所以,法院的调取证据职能应该是受到限制的。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法院有权调取证据的情形包括:①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法院调取的;②当事人应当提
    2023-04-21
    402人看过
  •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法院不调取怎么办
    一、申请法院调取证据法院不调取怎么办需要根据情况而定。1.如果你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不取证如申请调查的证据是非法的,是当事人可以调取的,是与案件无关的,是超过申请调取证据期限了,法院当然会拒绝你,不去调查取证。2.如果你的要求是合法的,法院必须去调查取证。不去就是违法的。你可以向案件承办人所在的庭长或者分管副院长反映。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二、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类型行政诉讼证据的类型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且所有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一)书证
    2023-09-29
    380人看过
  • 电子证据取证规则电子证据取证规则
    电子证据科学调查规则如下:一,收集,提取电子数据,应当由二名以上侦查人员进行。必要时,您可以指派或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在调查人员的主持下收集和提取电子数据。二、收集、提取电子数据,可根据事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扣押,封存原始存储介质;(二)现场提取电子数据;(三)网络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四)冻结电子数据;(5)提取电子数据。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采取打印,拍照或者录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一)无法扣押原始存储介质并且无法提取电子数据的;(二)存在电子数据自毁功能或装置,需要及时固定相关证据的;(三)需现场展示,查看相关电子数据的。根据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采取打印,拍照或者录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后,能够扣押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当扣押原始存储介质;不能扣押原始存储介质但能够提取电子数据的,应当提取电子数据。四,采取打印,拍照或者录像方式固定相关证据的,应当清晰反映电子数据的内容,并在相关笔录
    2023-08-07
    204人看过
  • 刑事证据规则—调整证明力的规则
    调整证明力的规则,由关联性规则、自白任意规则和补强证据规则等组成。刑事证据规则—关联性规则:关联性规则,是指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我国有关司法解释体现了关联性规则,最高院《解释》第136条第1款,《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32条第一款,第6条、第23条、第24条、第27条、第29条都对关联性规则作了相应规定。刑事证据规则—自白任意规则:自白任意规则,又称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即承认有罪的供述),才具有可采性;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而是逼供,不具有可采性,必须予以排除。我国刑诉法第43条,最高院《解释》第61条和最高检《规则》第265条,以及《排除非法证据规定》都明确规定了排除非法取得的审判前供述及其具体程序。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自白任意规则。刑事证据规则—补强证据规则:补强
    2023-04-05
    71人看过
  • 法院如何进行证据调取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辩护人认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侦查、审查和起诉期间收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向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申请提取。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辩护律师可以向其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申请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法院裁决后的房产如何办理过户手续据法律规定,法院裁决或判决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持身份证明、法院裁决或判决文书、原房屋所有权证等资料到房管部门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即过户手续。但如原持证人因故不交出原房屋所有权证使新的房屋所有人仍无法办理房屋户手续的,可按如下程序办理过户手续:权利人为个人时,持身份证明到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法律事务科递交公告申请书,同时提交法院的裁定或判定书、身份证明;因故不能亲自办理时的还须提交公证委托书及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权利人为单位时,持单位介
    2023-07-01
    34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调取与收集规则
    (1)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与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不同,这是法院自身的调取证据职能。在庭审模式改革的今天,法院更多地处于中立、消极的地位,证据提供多由当事人自己完成,所以,法院的调取证据职能应该是受到限制的。司法解释规定法院有权调取证据的情形包括:①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法院调取的;②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基于以上所说之理由,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应该理解为是一种限制性规定,即除此两种情形之外,法院不能主动调取证据。(2)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这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目的很明显,在于防止被告行政机关“先裁决、后取证”。如果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随意地去补充收集证据,岂不等于认可被告可以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过,行政诉讼法规定“不得自行”收集,意味着
    2023-06-14
    218人看过
  • 对于自己无法调取的证据,如何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script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有些特定的证据,如银行存款情况、股票帐号情况等当事人不能在诉前调查,只能委托法院调查。但如果对方一知道原告诉至法院,很可能就会立即将资金转移,因此,建议原告直接在诉状中附带《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申请书》,并注明先查询再送达的理由,不至于“打草惊蛇”,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查询账上仍有大量资金,可以考虑采取财产保全,以求主动。一、离婚诉讼,接到法院传票后怎么处理?按照最高院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给予原告一个举证的时限,如果原告在举证时限(简易程序一般为十五天,甚至有七天的,普通程序一般为一个月)内没有举证,法院当然不会主动告之你丧失举证权利,但有经验的对方律师会及时指出来,使当事人陷入尴尬境地,甚至失去了财产分割的机会,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另外,一定要注意运用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在离婚案件中,大量的财产证据必须靠法院去收集。比如,银行存款
    2023-06-24
    487人看过
  • 法院是否有权利调取证据?
    一、法院是否有权利调取证据?1、法院有权利调取证据打民事官司的当事人有举证责任,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应诉,提出自己的主张,同时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但是,有些证据当事人去取得实在有困难,或者根本取不到,必须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2、遇到下列情况,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去调查收集证据:(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且必须是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二、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吗?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以及其他要证明的事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
    2023-07-20
    278人看过
  •  调查证据是法院获取证据的唯一途径吗?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会对证据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会对证据进行相应的调查。《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 核 心 内 容 】 法 院 调 查 证 据 的 规 定 与 限 制问题:人民法院有调查收集证据的责任吗?分析和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有调查收集证据的责任。一般情况下,证据是要由当事人自己搜集的,但是有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调取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应依法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
    2023-10-07
    58人看过
  • 拒执罪的证据是由法院调查取证吗
    一、拒执罪的证据是由法院调查取证吗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的相关证据,应该按照人民法院所制定的举证期限进行提交。同时,在这个期限之内,当事人以及其代理律师有权依照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对某些特定案件的证据进行调查和搜集。能够被认定为有效证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已经经过仔细核实并确认为真实的书证、实物证据、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自述、专业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结论、以及经过详细勘查的现场笔录等多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二、拒执罪的辩护要点是什么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辩护策略主要包括分析当事人相关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犯罪涉及的
    2024-07-13
    354人看过
  • 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要质证吗?
    一、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要质证吗?依当事人的申请由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在质证时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的证据是可以质证的。但是如果是法院依职权自行调取的证据,基于法院中立的裁判地位,当事人就不能在庭审中对其进行质证了。虽然当事人可以质疑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提出意见,但是不能同法院在法庭上就这些问题进行辩驳。如果法院在听取当事人意见以后,的确发现证据本身或者收集证据的方法存在问题,就应当自行撤回该证据。二、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期限是多久?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期限应该是视证据种类的不同而定,一般都是应该在开庭钱提交证据、交换证据的规定期限届满之前七天或者是开庭前一周内,不过在庭审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证据或当事人无能力举证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出申请。法院对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天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
    2024-01-17
    52人看过
  • 法律规定调取证据谁批准?
    一、法律规定调取证据谁批准?法律规定调取证据应当是有公安机关的办案部门批准,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调取行政案件证据的规定如下:(1)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并告知其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提供虚假证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需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明确调取的证据和提供时限。(3)被调取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被调取人拒绝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必要时,公安机关应当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内容及取证过程。(4)需要向有关单位紧急调取证据的,公安机关可以在电话告知人民警察身份的同时,将调取证据通知书连同办案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证复印件通过传真、互联网通讯工具等方式送达有关单位。二、行政案件证据的法定种类是什么?1、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
    2024-04-08
    366人看过
  • 法院可以直接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吗
    一、法院可以直接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吗最高院关于民诉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二)涉及身份关系的;(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国法院的天然职责所以涉及到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案件,法院应该主动调取证据,需要注意的是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相比,最高法司法解释删除了他人合法利益的规定,这样更凸显了法院的中立性。出于公序良俗的考虑,我国民诉法规定涉及到身份关系的案件不允许自认,这就需要赋予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民诉法第五十五条是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同样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同时
    2023-06-06
    172人看过
  • 国际仲裁法院的证据规则是什么
    改革现行的证据制度,确立系统的证据规则,冲出仲裁方式改革的隘口,以解庭审中的一大难题,已具有现实紧迫性。作为完备的现代司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证据规则体系内涵:取证(合法取证、证人作证、物证收集、司法鉴定规则等)、举证(举证责任、时效规则等)、质证(审前证据展示、出庭作证、交叉询问规则等)、认证(采用证据规则、采信规则)等四部分。及时思考其中的举、质证规则,特别是庭前交换证据(指仲裁委对主要适用普通程序受案的,在开庭前主持当事人将能证明各自主张的所有证据实施交换,以固定证据、明晰争议焦点的活动,简称“交换”。)能全面落实“三公”原则,明确举证时效并强化其责任,发挥仲裁优势且提升其效益。庭前交换证据的要点为:1、当事人对己的主张,有责任在举证期内依诚实信用原则向仲裁委提供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或拒不提供者,视作弃权,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2、证据无故未经“交换”,不予质、认证。(仲裁庭
    2023-06-02
    309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法,告知并催促不明确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到期无人申报权利的,则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程序。... 更多>

    #公示催告程序
    相关咨询
    • 法院调取证据必须是在证据庭调取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0
      根据中国民诉法的规定,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所以是需要的。
    • 申请一审法院调取证据法院会去调查取证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1
      只要符合以下规定,法院就会去调查。如果不符合以下规定,法院不会调查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包括: (一)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无权查阅调取的;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
    • 法院调取证据当事人可作证据的具体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2
      谁申请调查取证的就算是谁提交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二款: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 法院证据能调取几次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1
      你一般不用提交这方面的证据,如果认为确有必要提交,可以在开庭前或者开庭中提出均可。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也一样。
    • 法院作证据调取费用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6
      关于法院申请证据调取费用是多少的回答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2、《最高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