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举报食品浪费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08:40:56 232 人看过

一、能不能举报食品浪费行为

对于食品浪费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的,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等有食品浪费行为的,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二、食品安全事故等级怎么划分

?

1、预案将食品安全事故划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2、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预案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组织对事故进行分析评估,核定事故级别。

3、其中,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卫生部会同食品安全办向国务院提出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后,成立国家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此外,重大、较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分别由事故所在地省、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成立相应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0: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国务院相关文章
  • 银川:举报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有奖!
    新华网宁夏频道4月4日专电(记者于瑶)为了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从更广的渠道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宁夏银川市日前出台了《银川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十一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一是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二是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三是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制品;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水产等及其制成品的。四是经营应当检疫却未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国外进口食品的。五是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六是伪造食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商标、质量标志或名优产品标志的。七是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八是销售失效、变质、过期以及不符
    2023-06-07
    227人看过
  • 减少食品浪费措施有哪些
    一、减少食品浪费措施有哪些1.国家通过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减少食品浪费现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三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防止和减少食品浪费。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确定反食品浪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反食品浪费工作机制,组织对食品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情况,提出加强反食品浪费措施,持续推动全社会反食品浪费。二、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怎么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
    2023-06-17
    91人看过
  •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有什么
    一、反食品浪费法规定有什么1、反食品浪费法规定有:(1)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2)提升餐饮供给质量,按照标准规范制作食品,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3)提供团体用餐服务的,应当将防止食品浪费理念纳入菜单设计,按照用餐人数合理配置菜品、主食;(4)提供自助餐服务的,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提供不同规格餐具。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条本法所称食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食物。本法所称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第三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采取技术上
    2023-08-08
    325人看过
  • 反对食品浪费倡议书范文
    反对食品浪费倡议书广大居民们:根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和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实施意见》,为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文明节俭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深入推进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出下列倡议:一、树立节俭消费观念。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二、摒弃餐饮消费陋习。坚持按生活需要采购食品,坚持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用餐,坚决摒弃宴席浪费、节日浪费等陋习,坚决摒弃互相攀比、追求虚荣的不良风气。三、坚持文明节俭用餐。坚持营养、健康、适量、节俭的用餐原则,大兴餐桌文明之风,就餐时提倡适量取用,勤拿少取,做到不剩饭剩菜。四、大兴节俭粮食风尚。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相互提醒,做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减少食品浪费,争做节俭风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示范
    2023-05-31
    322人看过
  • 食品生产经营者造成食品浪费怎么处罚
    1、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食品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市场监督部门或者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2、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一、婴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有哪些1、源头严
    2023-04-01
    413人看过
  • 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单次奖励高至50万元
    食药监总局会同财政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办法根据各地举报奖励实施情况,将单次举报奖励限额从原先的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进一步鼓励群众举报,增强举报积极性。办法规定,举报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方面违法行为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违法行为的,应当按照该办法予以奖励。办法设立内部人员举报奖励机制。根据办法,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内部人员举报的,可在奖励标准上追加奖励金额。办法同时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办法进一步完善匿名举报奖励机制。办法规定了匿名举报奖励的领取方式和程序,即匿名举报人可在举报的同时提供能够辨识其身份的信息作为身份代码,并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人约定举报密码、举报处理结果和奖励权利的告知方式,
    2023-12-02
    194人看过
  • 哪些食品药品不适用举报程序?
    食品药品举报,不受理的情况有:无具体明确的被投诉举报对象和违法行为的;被投诉举报对象及违法行为均不在本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或者管理部门管辖范围的;不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已经受理且仍在调查处理过程中,投诉举报人就同一事项重复投诉举报等。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有奖励吗1、举报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按照《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1)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方面的;(2)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3)其他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需要予以奖励的。2、举报奖励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被举报对象和具体违法事实或者违法犯罪线索;(2)举报内容事先未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掌握的;(3)举报情况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查证属实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作出刑事判决的。3、举
    2023-08-18
    221人看过
  • 设有食堂的单位怎样防止食品浪费
    一、设有食堂的单位怎样防止食品浪费设有食堂的单位,要多三个方面防止食品浪费: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制度,制定防止食品浪费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和加工的管理,依据就餐人数加工食品;改进供餐方式,对浪费行为进行矫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八条设有食堂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制度,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反食品浪费意识。单位食堂应当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根据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烹饪水平,按照健康、经济、规范的原则提供饮食,注重饮食平衡。单位食堂应当改进供餐方式,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用餐人员适量点餐、取餐;对有浪费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提醒、纠正。二、预包装食品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吗预包装是指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生产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
    2023-06-16
    458人看过
  • 谁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一、谁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1、任何人都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权举报在食品生产经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并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举报人举报所在企业的,该企业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二、如何举报违法行为举报违法行为的方式如下:
    2023-08-10
    143人看过
  • 反食品浪费法的原则是什么
    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一、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二、建档立卡贫困户编号建档立卡是省扶贫办为了进行精准扶贫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摸清贫困人口的情况。建档立卡的具体内容:第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第二,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
    2023-03-19
    427人看过
  • 怎样举报假冒食品
    一、怎样举报假冒食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带好证据直接去所在区县工商局或就近工商所,也可以拨打拨打投诉热线12315进行投诉。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十一条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被投诉人;2、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3、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二、假冒伪劣商品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1、假冒注册商标的;2、假冒专利的;3、盗版自制的;4、假冒产地、厂名、厂址的;5、假冒认证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名优标志、防伪标志等标志的;6、不符合执行标准的;7、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8、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而无生产许可证或者假冒生产许可证编号的;9、国家明令淘汰的;10、过期、失效、变质的。三、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1、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是否是十倍赔偿的前提。首先,从立法本意和社会效果来看,
    2023-06-07
    265人看过
  • 食品工厂如何举报
    一、食品工厂如何举报食品厂非法生产,可以找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或者拨打12331进行举报投诉。二、食品生产的条件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有原料提取、纯化等前处理工序的,需要具备与生产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前处理设备或者设施。(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
    2023-04-24
    328人看过
  • 怎么举报食品问题
    一、怎么举报食品问题1、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工商部门对进行违法活动的商家有权进行处罚。2、向食品药品监督局进行举报,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职能就是管理食品、药品的安全,处罚违反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不良商家。出现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应该由食品药品监督局进行处罚。3、向产品质量监督局举报。如果违反食品安全的食品是属于产品的,比如细菌超标的速冻水饺等,这也属于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监督局也有资格进行管理。4、消费者还可以自己以自生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将销售违反食品安全食品的商家或者是生产者起诉,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作用。二、什么是食品全国家标准按照《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标准可分为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非强制的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中各种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的技术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并对其定性为强制执行的标准,且除食品安全标准
    2023-06-06
    112人看过
  • 能否向警方举报恐吓行为?
    威胁恐吓这个行为属于法律管制行为,如果受到威胁了,受害人应该积极寻求警方的帮助,及时的沟通,可以透露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以便于警方可以及时的锁定相关人物,以求达到尽快解决,一般被威胁恐吓都会比较惊恐,慌乱之中报警是比较好的选择,警方会按照法律规定对你提供帮助,严重的会依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有人恐吓我我可以报警吗有人恐吓可以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2023-07-01
    500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务院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国务院
    相关咨询
    • 要怎样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5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检举和控告。
    • 举报食品超标能赔一千元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8
      法律分析 食品举报不一定赔偿一千,要看举报食品什么内容,一千元的赔偿是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在一千元以下,而应由食品的经营者或生产者赔付给消费者的。
    • 能否举报间谍行为?
      山东在线咨询 2025-01-03
      如果您认为某个人可能涉及间谍活动,尽管目前并无确凿的证据以证明这点,您仍然可以考虑将此事上报给相关机构处理。一般而言,正式的执法流程往往需要具备充足的证据以支撑所报告内容。然而,如果您能够提供有价值或引人关注的线索或信息,这类行为同样可以被视为具有可接受性。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如果您能够证明自己的忧虑并非毫无根据或妄加猜测,同时又能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可能在背后影响事情发展的潜在情况与背景信息,那么即
    • 食品举报是不是赔一千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0
      食品举报不一定赔偿一千,要看举报食品什么内容,一千元的赔偿是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在一千元以下,而应由食品的经营者或生产者赔付给消费者的。
    • 谁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5
      下列主体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权举报在食品生产经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并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