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如何举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4:21:18 421 人看过

举证范围

法律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主要的举证责任,即对具体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

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不仅包括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

实依据,还包括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

有效的必备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具体行政行为就是违法的。

举证期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

题的规定》,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

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以及所依

据的规范性文件。税务机关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视为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税务机关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

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证据的,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

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准

许延期提供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日内提供证据。逾

期不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提供证据的要求

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

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诉讼中,在提供证据

的要求上,它们各不相同。

一、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书证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提

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

本;

2.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

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3.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

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

4.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

录,应当有税务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

章。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

其规定。

二、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物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原物。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

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2.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三、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

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

提供复制件;

2.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3.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四、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

2.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

3.注明出具日期;

4.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五、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

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

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

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

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六、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

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

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

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七、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国外形成的证据,应当说明来

源,经所在国证明,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国与证

据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

供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内形成的证据,

应当具有按照规定办理的证明手续。

八、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国语视听资料的,

应当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翻译机构的或者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

本,由翻译机构盖章或者翻译人员签名。

九、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

者个人隐私的,应当作出明确标注,并向法庭说明。

十、税务机关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

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提交日

期。

证据的保全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事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向人民

法院申请保全证据。证据的保全是税务机关提供证据的一种补救方

法。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

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证据的名称和地点、保全的内容和范围、申请

保全的理由等事项。

证据的补充

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就不能再收集证

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经人民法院准许,在一审程序中

可以补充相关证据:

1.税务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

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

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税务机关在实施行政

行为的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证据的无效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

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1.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

据;

2.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

此外,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

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的在

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

判的依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30日 0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税务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关于税务机关开展行政诉讼:税务机关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写好答辩状,提供证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递交给人民法院。一、镇政府如何应对行政诉讼一是政府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政府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政府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政府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二、政府应该怎么对待民政方面的行政诉讼面对行政诉讼,政府应该积极面对,整理收集相关证据,证明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按时出庭应诉。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响应行政诉讼。一是政府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政府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政府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政府
    2023-02-22
    271人看过
  • 税务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一、税务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1、关于税务机关开展行政诉讼:税务机关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写好答辩状,提供证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递交给人民法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五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第六十七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名称等信息足以使被告与其他行政机关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的“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二、税务行政复议与税收行政诉讼的关系1、必经复议,即未经复议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05-06
    177人看过
  • 关于行政机关在再审行政诉讼中能否举证的探讨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负有法定的举证义务,当其举证不能时,就要承担败诉的责任。但当行政机关在一审诉讼中,因未向法庭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法律依据,而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了该具体行政行为时,在再审诉讼中,行政机关能否向法庭举证、所提供的证据法庭能否采信,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均无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审判实践中争议较大,难以操作。笔者曾审理过一起原审原告郭某诉原审被告县民政局民政行政登记案,在审理中就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案情是这样:原审原告郭某(女)与原审第三人刘某(男)于2000年10月自愿登记结婚,婚后生育女儿二个。原审原告郭某曾因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于2002年1月至3月在某市医院住院治疗,痊愈出院。后因夫妻关系不和,双方于2004年8月到原审被告县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生女儿由刘某抚养,领
    2023-06-06
    428人看过
  • 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定是: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告应当提供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和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一、行政诉讼举证证明的内容行政诉讼中,由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即行政机关要证明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合法的。下列情况下,原告需要提出证据证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应当提供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要提供损害是因行政行为造成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
    2023-04-02
    9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复议机关如何应诉
    复议机关作为被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应对行政诉讼。一是复议机关要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是复议机关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复议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是复议机关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一、税务机关如何处理行政诉讼一是税务机关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税务机关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税务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税务机关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二、如何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通俗说,就是执法机关已经向你送达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文书,如: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通知书等。如果遇到不依法执法的机关,切记留存执法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录像、照
    2023-02-14
    293人看过
  •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只能是被告。行政诉讼的目的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因而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或应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不作为均是行政诉讼发生的实质性要件。例如,给当事人拘留、罚款处罚这是作为;当事人申领颁发或不予答复的属于不作为。没有行政机关的作为和不作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也就不可能提起诉讼,因此,行政诉讼也就不会发生。所以说,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只能是被告。由于行政管理主体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被告的确定也是比较复杂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和被告有以下五种情况。(1)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指未经复议直接起诉的,在这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2)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为的,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
    2023-06-06
    8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如何举证?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5
      行政机关属于被告,根据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 行政诉讼中的行政机关如何举证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5
      行政机关属于被告,根据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 行政诉讼中的行政机关要如何举证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31
      行政机关属于被告,根据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 在行政诉讼中如何举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8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举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2
      在行政诉讼中,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当依法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原告也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告应提供证据证明其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