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存疑不起诉的情况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7 19:19:52 76 人看过

一、帮信罪存疑不起诉的情况有哪些

有不起诉的情况。帮信罪被刑事拘留,满足条件可以不起诉。

帮信罪不起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2、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3、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4、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主体。

在我国,这个犯罪活动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也就是自然人,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限制,只要是在《刑法》已经达到了可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就可以。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这个罪的犯罪主体,所以条件来讲还是比较宽泛的。

2、主观方面。

就这个罪名来讲,主观方面要求是故意的,因为是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不阻止,反而为其提供帮助,所以这里主观心态一定是故意的,过失是不可能成为这个罪名的。所以在认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于当事人主观心态的判断,如果是故意的话,可以认定为这个罪,如果不是故意的话,那要通过别的方式来对主观心态进行一个进一步的判断。

3、客观方面。

如果想认定为这个罪的话,那么客观上必须实施了所明确规定的行为,即是为其他人提供了互联网接入,或者是服务器托管以及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来帮助他人进行犯罪,一定是有具体的行为的,这是一种作为性之类的犯罪,如果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做,或者是仅仅提供了精神上支持的话,是不属于这一个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的。

4、侵犯的客体。

对于侵犯的客体来讲,一定是对于我国的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有着一定的威胁,对于这个方面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这非常有可能导致网络瘫痪,或者是他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我国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专门立了一个罪名来制止这种行为。

三、帮信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情节严重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需达到“情节严重”。

2、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情节严重”认定

(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以上的;

(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以上的;

(4)违法所得一万以上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7)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个)以上的;

(8)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卡20张以上的;

(9)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上述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7: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存疑不起诉的刑事案件是指哪些情形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三款规定的精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因此,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对于事实仍未查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一)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二)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三)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四)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一、刑诉法关于存疑不起诉的规定有哪些存
    2023-02-24
    167人看过
  • 检察院存疑不起诉和无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检察院存疑不起诉和无罪的区别有哪些检察院存疑不起诉和无罪的区别是这样的存疑不起诉是证据缺乏,还有再次起诉的可能,而无罪不起诉就是没有犯罪行为,两者有本质区别。不起诉并不一定意味着无罪,在刑法之相关规定里面不起诉存在三种情况:1、法定不起诉:存在于下列六种情况:(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赫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被告人死亡的。(6)其它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无罪的,也没有记录。2、酌定不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样并不意味着无罪,而只是犯罪情节轻微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3、存疑不起诉:指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成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证据充足,检察机关还可以再次起诉,这种无罪是
    2023-04-13
    166人看过
  • 帮信罪怎样情况才会起诉
    在针对帮信罪的诉讼案件中,被告人通常因以下几种情形而被指控涉嫌犯罪行为:明知他人采用信息网络手段进行违法活动,仍向其实施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服务器托管业务、网络存储服务以及通信传输服务等多种技术支援,甚至还涉及到提供广告推广或支付结算相关服务,并且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例如来说,倘若被告人为多名对象提供了上述帮助,或者在支付结算环节涉及的金额巨大,又或者是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的资金高达五万元以上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
    2024-08-05
    447人看过
  • 不起诉犯罪嫌疑人的几种情况
    一、不起诉犯罪嫌疑人的几种情况不起诉犯罪嫌疑人的几种情况如下: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检察院不起诉取保候审自动解除吗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况下,取保候审是不会自动解除的,个人可以去决定取保候审机关申请解除。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解除的情形主要有四种:1.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刑事拘留,直接解除;2.案件转段的,公安移送检察院取保候审自动解除,检察院重新办理;3.判决生效,强制措施也解除了;4.取保候审达到12个月,期限届满的。三、刑事案件不起诉会有犯罪记录吗刑事案件不起诉不会有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是当事人有无犯罪的记录,只有触犯《刑法》的人才会被记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
    2023-09-03
    182人看过
  • 存疑不起诉包括哪几种情形
    一、存疑不起诉包括哪几种情形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三款规定的精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因此,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对于事实仍未查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二、决定存
    2023-04-16
    485人看过
  • 帮信罪检察院存疑不起诉还能办银行卡吗
    一、帮信罪检察院存疑不起诉还能办银行卡吗若因涉嫌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而被判定有罪,尽管仍然能够申请办理银行卡,但依据相关法规,申请人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将无法在案发所在银行办理此类型银行卡。至于各大银行的实际执行细则,则需申请人仔细查阅各自的银行政策。对于涉嫌买卖银行卡或对公账户的相关人员,监管机构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包括在未来的五年内冻结其银行账户的非柜台服务以及支付账户的全部业务,并且严禁为该人员开设新的账户。进一步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这些人员无法使用自动存款机、ATM机等自助设备进行存取款操作,也无法通过刷卡方式进行购物消费,同时他们的微信和支付宝关联银行卡也将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支付结算。《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4-07-02
    383人看过
  • 刑诉法关于存疑不起诉的规定有哪些
    一、刑诉法关于存疑不起诉的规定有哪些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三款规定的精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因此,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对于事实仍未查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二
    2023-06-03
    232人看过
  • 解除存疑关系的情况下能否起诉
    存疑不起诉的情况下还能起诉,但前提是掌握了新证据。检察机关之所以决定不起诉,是因为案件存在疑点、证据不足,退回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后,如果得到了新的证据,能证明确实存在犯罪事实的,当然可以再次起诉。一、逮捕后有几种结果1、检察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的,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退回公安机关2、检察机关认为构成犯罪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检察机关退回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如认为还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继续侦查。如认为不构成犯罪的,需要作撤案处理。二、补充侦查没有新证据会应该怎么样办证据不足不起诉。它是指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终止刑事诉讼的活动。有的学者称之为“存疑不起诉”。这种理论概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表明该种不起诉的基本特征,但是,我认为,用“证据不足不起诉”概括更确切。这是因
    2023-06-24
    288人看过
  • 存疑不起诉的記錄存在哪裡?
    存疑不起诉不会有犯罪记录。犯罪记录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但是如果确实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会有犯罪记录。存疑不起诉说明行为人并未被法院定罪,也就是无罪之人,自然是没有案底的。检察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当事人不起诉是保障人权的体现。存疑不起诉有国家赔偿吗“存疑不起诉”也有叫“疑罪不诉”的,所谓存疑不起诉形似中止,实为终止(或称终结)的决定。因为依照《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则自宣布之日起生效,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第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请求赔偿的违法侵权情形,应当依法确认,未经确认有违法侵权情形的赔偿申请不应进入赔偿程序。第7条又规定:有下列法律文书或证明材料的赔偿申请,请求赔偿的违法侵犯人身权情形,以确认论,应当进入赔偿程序。其中第四项就是不起诉决定书。由此可
    2023-07-03
    135人看过
  • 帮信罪不起诉主要有哪几种情节
    一、帮信罪不起诉主要有哪几种情节1、涉案金额不够,不构成犯罪,可能不起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最常见的就是提供银行卡,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才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否则的话金额不够,也不满足其它立案标准,那就不构成犯罪,可能不起诉。2、非法获利没有达到1万元,不构成犯罪,可能不起诉;第一条所说的支付计算金额通俗的讲就是涉案银行流水的总金额,非法获利指的是为此赚取得利益。如果金额不够1万元,也不满足其它立案标准,那就不构成犯罪,可能不起诉。3、只帮助一人支付结算,可能不起诉。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能达到立案标准。从通常的逻辑讲,只帮一个亲人或者朋友提供银行卡收款很难苛求不懂法律的普通当事人了解这是违法的行为。法律不应强人所难。4、支付结算的款项是否犯罪所得,证据不足,可能不起诉。如果不能证明帮助过账的银行资金不是犯罪所
    2024-02-04
    162人看过
  • 帮信罪哪些情形下可以争取不起诉
    一、帮信罪哪些情形下可以争取不起诉在某些情况下,对帮信罪可能不予起诉:1.情节轻微: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帮助犯罪的行为情节较轻,可能不予起诉。2.自首:如果涉及帮信罪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3.有立功表现: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有揭发其他犯罪行为或者对侦破其他案件有重要作用的情况,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是否不予起诉,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犯罪事实、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不予起诉还需要根据检察机关的判断和裁量。二、如何认定帮信罪中的“明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2024-02-01
    56人看过
  • 决定存疑不起诉,有哪些注意事项
    人民检察院根据上述情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如果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案件符合起诉条件时,可以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对于存疑不起诉应当注意的是,只有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才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因此,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和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存疑不起诉的必要条件,人民检察院必须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既可以防止放纵犯罪分子,又可以防止久侦不决、久押不放的现象,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检察院的职员是需要审查移交上来的刑事案件,并且确定对于案件的证据不存在疑惑之后才会起诉的,若是审查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点比较多,此时就可以存疑为由不起诉,此种情形下公安机关依旧是需要再次的侦查此刑事案件的。存疑不起诉之后的处理规则是什么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
    2023-08-16
    297人看过
  • 帮信罪的手段问题有哪些常见情况
    一、帮信罪的手段问题有哪些常见情况“帮信罪”(也被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针对那些在明知他人拟借用信息网络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前提下,依然为其犯罪活动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在内的各类技术支持,或是提供相关广告推广以及交易结算等协助服务的行为所制定的法律制裁条例。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帮信罪”情形:1.有人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将自己的微信、支付宝账号提供给诈骗团伙用以接收赃款;2.有些人可能出于无知或贪婪,将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或公司账户出租、出售给犯罪分子以供其使用;3.还有些人可能会提供非法的网络服务,例如搭建赌博网站;4.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从事制作和销售用于诈骗的软件工具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
    2024-07-03
    255人看过
  • 借条起诉不了的有哪些情况
    明知对方借钱赌博而出借,即使借条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借条的一切形式要件,如果对方欠债不还,债权人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明知对方犯罪后逃跑而资助,则涉嫌窝藏、包庇罪。事前同谋的,构成共同犯罪。债权人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权人就丧失了胜诉抗辩权,如果债务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债务人基于胁迫、欺诈等情形出具向债权人出具借条,本事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违背了民法公平、平等、自愿原则,该债权利益无法通过
    2023-06-18
    13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质疑存疑不起诉有哪些情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5
      1、存疑不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三类不起诉情形中的一种,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和诉讼经济原则的具体体现。其适用的对象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由于作存疑不起诉处理的案件会涉及到具体的刑法罪名,人们通常将这类案件称之为“疑罪”。存疑不起诉,关键在于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疑罪。这是司法实践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也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疑罪从无的诉讼原则,关系到办案质量和司法
    • 不起诉存疑的条件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1-09-30
      (1)案件已经经过了补充侦查。这是对案件已经经过补充侦查,仍作不起诉决定的时机控制,也是作该决定的程序条件。一般而言,未进一步收集证据就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 (2)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这是指证据不足以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至于即使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开庭审理,也很可能会宣告被告人无罪。 二、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286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
    • 没有存疑的情况下可以起诉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1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度不足,不知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实质上是人民检察院通过刑事诉讼法赋予的侦查手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侦查,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而作出的最终确认。存疑不起诉并不是绝对不起诉,如果在之后发现了新的证据,这个时候是可以进行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0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
    • 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哪些,具体情形
      上海在线咨询 2021-09-30
      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酌定不起诉的,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0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四款规定决定不起诉的,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提起公诉。这是检察机关对存疑不起诉案件保留公诉权的行为规范。
    • 法定情况下,存疑不起诉的情形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8-11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三款规定的精神,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因此,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