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合意是否需要书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30 21:12:17 209 人看过

一、物权合意是否需要书面

物权合意需要书面的形式。

物权行为系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一般来说,物权行为的内部构造有物权合意与公示要件,物权合意体现物权行为法律行为的特性,公示要件则体现物权系绝对权的特性。

关于物权合意、公示要件与物权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学说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有认为物权合意即物权行为,不过其具有要物性,非经交付不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当然这里的交付系广义之交付;有认为物权合意与公示要件乃物权行为的双重成立要件。二者之区分在法律效果层面实无分别,仅具技术上的优点。

对于动产物权,物权合意达成之后交付之前的法律状态实值探讨,若物权合意中约定之后某一时点交付,此交付意指为何,倘若指使对方为之交付,那么这便是请求权,物权合意并无独立于债权意思之必要;倘若指物权直接的变动,那么若对方届时未为交付,即认定物权变动因物权合意约定时间届满而发生又有非经交付不生物权变动之规定,此非造成法律体系之漏洞,因此在动产物权,物权合意不得脱离于交付而为之,即使为之亦无意义。

对于不动产物权,由于其价值相较于动产物权为大,因此在物权合意方面便须以书面为之,此后登记之时,权利人将该书面的物权合意交于登记机关即可完成物权变动,也即在不动产物权,物权合意得脱离于登记而先做出。

为何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构造有此不同,原因在于交付属于私法领域,若物权合意先于交付而存在,根据交付生效的原则物权合意实质上并无约束力,若不交付其后果也仅仅由债法规制;而在不动产物权,登记属于公法领域,物权合意虽无变动物权之效力,但书面的物权合意作出后便无须出让人参与,受让人自可以书面之物权合意至登记机关实现物权之变动,此即书面物权合意对于出让人的事实上的拘束力。

二、合意为什么是物权行为吗

1、要看什么合意了,并非合意都是物权行为

2、只有关于物权变动的合意才构成物权行为

3、你要看物权行为的定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效果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物权行为是一个双方法律行为,所以需要意思合致,即合意

4、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仅仅代表物权行为成立,但不一定生效。如果像在日本那样采用物权意思主义的国家,(有争议),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原则上物权行为就生效并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但如果在德国那样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的国家,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后,不动产还需要登记,动产还需要交付作为生效条件。

5、有句名言,交付是一个真正的契约,实际上就是说的在移转动产占有的过程中,本身包含着变动物权的合意。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交付包含了物权行为和占有移转的事实两者,而第4点的交付,则是从狭义地角度,只包含了占有移转的事实。登记其实也可作同样的解释。

三、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有什么区别吗?

(一)区分核心:意思表示之不同

物权债权行为的区分是物权债权区分逻辑推导之结果。民法的核心是意思自治,以此为前提,由于两者客体的不同,主体对物权和债权所抱有的目的,产生法律后果的预期也会不同。物权行为,作为一种有着独立意思外观和成立方式的行为,一旦完成,物权即发生变动。而债权行为,在涉及物权方面变动之时,其单纯是旨在发生物权变动,是以物权产生变动为目的,而非以物权产生变动为效果。所以行使物权和债权过程中,意思表示的差异导致相对应的法律行为当然产生不同。因此,物权与债权的二分法在逻辑上必然引起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二元划分。

(二)区分关键:物权行为理论

要想准确做到物权与债权行为的区分首先需要完整的认可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虽然早在罗马法中就有一定的呈现,但真正确立还是在大陆法系民法最为完备的国家:德国。受其影响,在成文法民法国家和地区中,物权行为要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独立原则

又叫分离原则,在此原则下,物权债权行为划分为两个互相区别的法律行为。债权行为有自己的债权合意和成立方式,物权行为则为体现物权变动之合意和成立方式,物权行为独立于前者而存在,并与之相区分。独立原则是物权行为理论的关键,是把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区分开来的第一步。

2、无因性原则

又叫抽象原则,体现为物权行为的效力与其债权行为也就是原因行为的效力不相挂钩,债权行为的无效和撤销,不能当然导致物权行为的无效和撤销

。无因性原则是物权债权二分法划分所必然引起的逻辑结果,债权、物权的两分法是基于其所指客体的不同,客体的不同导致主体的行为方式产生变化,从而引起了意思表示的不同。

3、公示公信原则

该原则要求物权行为中的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合意,必须有一种客观的方式加以肯定,以确认其产生之对世效力。我国法律中物权变动合意目前主要表现为动产之交付,不动产之登记。在德国民法中除以上两种外,还包括将相关权属证明文件如登记许可证向相对人进行交付或者在公证处进行公证两种形式。

(三)区分体现:物权变动模式

将物权债权法律行为相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对待独立性、无因性、公示公信三原则的态度差异,所导致的物权变动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与债权行为之区分亦会不同:一是债权意思主义。以法国为代表,未严格区分债权与物权,而统称为财产权。在此种模式下,债权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仅能引起债权变动,也能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二是物权形式主义。以德国为代表,物权形式主义将债权物权行为做了应有的区分,债权合意只能引起债权的变动,不能引起物权的变动。三是折衷主义。以瑞士为代表,也叫债权形式主义,此种模式走了中间道路。当平等主体之间主张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化时,不仅需要达成债之合意还需要交付或登记等公示要件,较之物权形式主义所不同,其将公示的方式视为事实行为,而非看做物之合意的客观表现

。从中可以看出,因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物权债权行为区分模式同样会产生差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13: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证处相关文章
  • 合同终止是否需要书面提出
    不需要,终止合同应当通知合同另一方。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达到时或者法定的终止合同条件达到时,终止合同的一方需要向对方明确提出终止合同的意思。终止合同的意思到达对方时,合同终止生效。一、租房合同没到期不想租了可以退钱吗这种情况属于违约,具体可以协商。1、租房押金一般用于承租人的违约行为的制约,如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退租、损坏物品中、没有交纳水电费等等。2、如果没有上述行为,那么可以要求在租期到或者解除租赁合同时退还。根据《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一般来说,只要有同持续下去的条件,合同就不会终止,除非当事人约定或者发生法律规定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一)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事由,也可以临时商议,只要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终止合同。(二)租房一方没有正当理由不交房租。交纳
    2023-03-14
    325人看过
  • 合同解除是否需要书面形式
    解除合同并不一定要求书面形式。书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须条件。合同订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除非是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否则口头达成一致的合同同样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达方式,作为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载体,对合同的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协商解除与约定解除的区别协商解除与约定解除都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使有效存在的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制度,但二者亦有明显的区别。其区别表现在:1、协商解除是事后约定的解除,它是当事人根据已经发生、需要解除合同的情况而决定解除合同;而约定解除是事前约定的解除,它仅在合同中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及一方享有的解除权。2、协商解除是当事人协商确定合同的解除,它一定能导致合同的解除;约定解除不一定导致真正解除合同,因为解除
    2023-03-19
    72人看过
  • 是否需要签书面的租赁合同
    如果租赁期限不满六个月的,可以不签订书面的租赁合同,但是超过六个月的,应当签订书面的房屋租赁合同,否则应当视为是双方签订了不定期的租赁合同,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一、租房纠纷法院受理吗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屋租赁期限超过六个月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房屋租赁合同中应当包括以下方面的主要条款:出租房屋的范围、面积;房屋租赁的期限、用途;租金的数额及交付时间;房屋修缮的责任、转租以及违约责任等等。租房纠纷属于租客与房东之间因财产关系产生的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如果租客或房东向法院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起诉条件具体包括需要明确的租客与房东身份信息、有诉讼请求以及支撑的事实和理由、租赁纠纷应当在租赁房屋所在地法院起诉。但是起诉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发生纠纷之后,首先应当协商,或者进行第三方调解,调解不行
    2023-03-22
    421人看过
  • 民法典行纪合同是否需要书面
    一、民法典行纪合同是否需要书面行纪合同需要书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第九百五十一条【行纪合同定义】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二、居间合同与行纪合同有什么区别(一)办理事务的范围不同。在我国行纪业务主要包括办理购销货物、寄售商品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业务,行纪行为属于动产和有价证券买卖等商事行为。居间的业务范围较广,除法律禁止交易的事项以及国家管理的未允许放开市场经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以外,均可以进行居间服务。关于婚姻中介,婚姻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合同关系,因而婚姻介绍不属于居间的
    2023-04-12
    294人看过
  • 质押权需要书面合同吗
    质押权需要书面合同。《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七条【质押合同】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四)担保的范围;(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第四百四十条【权利质权的范围】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一)汇票、本票、支票;(二)债券、存款单;(三)仓单、提单;(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一、质权人的权利有哪些(1)占有质物。对质物的占有,既是质权的成立要件,也是质权的存续要件,质权人有权在债权受清偿前占有质物,并以质物的全部行使其权利。质权人将质物返还给出质人后,即不可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但是,因
    2023-02-20
    309人看过
  • 签订合同是否需要采用书面形式
    签订合同不一定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只要合同是依法订立的,就是有效的。一、合同成立条件和范围具体有哪些1、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二、口头协议的入股是否有效口头协议的入股有效。如果协议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即使是口头协议,也同样是有效的。当事人做出的民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口头协议也可受法律保护。但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2-04
    495人看过
换一批
#公证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证处
    词条

    公证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财产分割;招标投标拍卖;婚姻状况、亲属... 更多>

    #公证处
    相关咨询
    • 设定地役权是否需要书面合同?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30
      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3)利用目的和方法;(四)地役权期限;(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6)解决争议的方法。
    • 设定地役权是否需要书面合同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2
      需要。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三)利用目的和方法; (四)地役权期限; (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六)解决争议的方法。
    • 债权转让是否需要债务人书面同意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1
      债务转让需要债权人书面许可。债务人将全部或部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在合理期限内催告债权人同意,债权人未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 债务转移是否需要债权人书面同意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4
      1、需要,债权人同意是债务转移的生效要件。 2、债权转让不需要债务人的承诺,只要尽到对债务人的通知义务即可生效,但是债务转移必须要取得债权人同意,否则不得对抗债权人。
    • 债务转让是否需要债权人书面同意?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9
      1、需要,债权人同意是债务转移的生效要件。 2、债权转让不需要债务人的承诺,只要尽到对债务人的通知义务即可生效,但是债务转移必须要取得债权人同意,否则不得对抗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