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方欠钱不还如何起诉别人
对方欠钱不还起诉别人的方式是: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
二、欠钱不还多久起诉对方
欠钱不还在三年内可以起诉对方。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则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起诉欠钱不还诉状怎么写
起诉欠钱不还诉状应当写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如欠款的时间,原因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n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
别人欠款如何起诉对方
176人看过
-
如何对待别人欠钱不还
130人看过
-
债务人不还钱该如何起诉对方
136人看过
-
别人起诉我欠钱应如何应对
345人看过
-
起诉对方欠钱还不起有何后果
365人看过
-
借钱给别人结果对方欠钱不还起诉流程规定
158人看过
-
如何起诉对方不还欠钱的钱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31如果对方不偿还欠款,催促后仍不偿还,可以准备贷款合同、借据等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来说,对方所在地的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对方还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受诉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范围。
-
他人欠钱不还应该如何起诉对方啊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15第一,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录音录像等可能反映其支款的书面材料, 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 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车辆、存款并进行查封、冻结以便执行。 第四,如还款期限届满两年,且期间追要过,需找证据证明,否则超出诉讼时效。 第五,如存在担保人,在担保期限内经担保人立为共同被告,要求共同偿还欠款。
-
-
欠钱不还起诉别人后对方会坐牢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5正常情况下应是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不会坐牢。但是,如果经法院判决或调解,在法院执行中,当事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
-
别人起诉我欠钱应如何应对?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08债务人应当及时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向实行所在地的人民起诉追偿债务;拒不偿还,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强制执行,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经人民法院查明,债务人确无执行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如果对方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