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央视报道称三星手机存在设计缺陷,并且机主维修费用高维权困难,此外还存在售后因地而异的问题,涉嫌歧视中国消费者。对此,三星昨日正式道歉。
手机死机三星难保修
央视《经济半小时》在报道中称,很多三星Note和S系列手机的用户花费数千元,从正规渠道购买正品三星手机,却在使用几个月后,频频遭遇手机死机的现象。消费者去三星维修点维修时,却被告知要自己承担维修费用,且费用贵得离谱。
据报道,北京消费者刘小姐花了5480元购买了一部三星GALAXYS3手机,用了不到一年就突然死机。她到北京图书大厦旁边一家三星特约维修点检测,被告知需要付费维修,且维修费可以讨价还价。最终刘小姐未能享受到免费保修服务。
北京的李先生和西安的王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遭遇。在官方维修点遭遇高价维修,最终他们在私人维修点花了几百元修好了手机。
售后国内国外大不同
央视随后调查发现,在英文搜索引擎上搜索三星突然猝死症状,出现了18.4万条与此相关的搜索结果。其症状与中国类似。
对于三星手机猝死,多数国外网友都是抱怨的声音,但有一些言论,则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有网友称,只需要去当地的手机店,就可以换新手机。
对此央视采访了一位生活在英国的留学生小赵。她表示帮自己的母亲咨询过三星手机维修的事宜,当地一家手机店服务人员告诉她,会把问题手机寄回三星,维修期间会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暂时的手机,如果修不好,会直接换一个新手机。央视还了解到,在香港和日本市场,三星也提供免费保修服务。
对此,北京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这是三星公司对于中国大陆消费者的一种消费歧视,明显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
昨日下午,三星正式向中国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决定对已产生问题的手机进行免费修理,如果有消费者已经付费,三星将进行退款处理。两次修理还是不能正常使用,将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产品。相关产品均延长一年保修期。
-
三星手机问题被报道后向消费者道歉
192人看过
-
明星被曝卖假货,消费者该找谁维权?
486人看过
-
戴尔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94人看过
-
北京乙肝歧视案劳动者胜诉单位被判道歉并赔偿
117人看过
-
三星液晶电视质量纠纷引发消费者投诉
250人看过
-
小额消费被歧视可以向消协投诉吗
154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消费者歉意诉讼费怎么计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9关于诉讼费计算问题,我的解答是这样的 诉讼费包括两个方面: 案件受理费。就是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后,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案件受理费可分为: 1、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如离婚、侵犯公民肖像权、名誉权等因人身关系或非财产关系提起的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2、财产案件受理费。如债务、经济合同纠纷等因财产权益争议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其他诉讼费用。人民
-
要健全什么机制,消除什么歧视和身份歧视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20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
当消费者被曝光买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4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帮助。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
-
法院判道歉不道歉后果西藏在线咨询 2024-03-07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判处公开道歉而拒不道歉,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
被曝光虚假宣传的消费者要得到什么补偿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