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可以裁减人员,需要裁减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裁员计划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后,可以裁减人员:
(1)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组
(2)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
(3)企业变更生产后仍需裁减人员,(四)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的其他重大变化,导致在裁减人员时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优先保留下列人员:
(1)与单位签订长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家庭中无其他就业人员,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裁减人员,并在六个月内重新招聘人员的,有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需要扶养的
,通知被裁减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
公务员辞退条件
首先,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考核的人员确定为不称职。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如果一名公务员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则表明该公务员不再适合继续在该机构工作
第二,不称职且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务员可以被解雇。公务员是否胜任目前的工作,应通过仔细评估来确定。这里所说的考核不同于年度考核,主要是结合工作情况,即考察公务员在思想水平、业务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是否胜任当前工作。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公务员,行政机关一般会给予与其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其他工作安排。如果公务员不接受合理安排,他可能会被解雇
第三,如果我因我所在组织的人员调整、取消、合并或减少而拒绝作出合理安排,我可以被解雇。根据发展需要,国家可以随时调整个别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裁减人员需要调整工作的公务员,拒不服从合理工作安排的,机关有权辞退其
第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的,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没有变化,不适合在本机关工作,不适合辞退的,本机关可以辞退。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职责,遵守公务员纪律。如果公务员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经教育后保持不变,但违反纪律的严重程度达不到解雇的处罚,该公务员可以被解雇。旷工、因公外出,或无正当理由休假期满后连续15天以上,或一年内超过30天仍未返回的,可予以辞退。公务员有忠于职守的义务,不得擅离职守。如果您违反本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离职,将构成违纪行为;超过一定期限的,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无论是缺勤或出差,或无正当理由未能返回,只要他连续缺勤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缺勤超过30天,均可被解雇
上述知识就是相关法律问题的答案。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事业单位在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您访问互联网上的法律咨询
-
公务员可以直播吗,公务员机构层级重要吗
70人看过
-
仲裁机构对仲裁员
276人看过
-
公共机构是否可以承包项目
94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机构可以确认员工和劳动关系吗
422人看过
-
可以单方面更换仲裁机构吗
93人看过
-
银监会可以制裁金融机构吗
389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仲裁机构可以公告送达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07仲裁可以公告送达。公告送达仅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以及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形,公告期为六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受送达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公告期为三个月。
-
公证机构人员可以回避公司老板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08参加本案审理的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回避。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只能以当事人的资格参加诉讼,不能同时又以审判人员的资格参加对案件的审判。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可能为照顾亲属的利益,影响案件的公证审理。因此须回避。
-
仲裁机构可以仲裁劳动纠纷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1一般来说,劳动争议仲裁是公开的,但双方协议不公开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可以要求不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六条: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
公司不发提成可以向仲裁机构起诉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231、可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 2、提成纠纷是属于劳动争议中劳动报酬的纠纷,而劳动报酬的纠纷是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未支付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
软裁员机构是合法的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4软裁员不是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虽然软裁员表面上为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节省了一部分经济补偿,但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失去员工的信任,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软裁员通常会使许多员工的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发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争议,影响社会和谐,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只有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有权支付最低工资:第一种是停工行业导致员工待岗;二是与员工协商一致。如果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