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具体到您的案子,还得看公司要辞退你的理由是什么,再商量应对方案。切记勿随意在单位提供的离职申请书上签字。
16岁在工厂规定
16岁在工厂规定的如下:1、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2、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应对工厂乱扣钱的策略
72人看过
-
应对工厂员工辞工不批准的策略
487人看过
-
工作合同遗失,应对策略
378人看过
-
无法更换工作链的应对策略
474人看过
-
工厂工伤应对策略:避免风险,维护权益
150人看过
-
政府拆迁对工厂租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23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工厂倒闭,雇主拖欠工资应对策略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27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投诉给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投诉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下达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如果逾期未执行,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数额50%至100%的赔偿金,这是根据《劳
-
农民工工资拖欠应对策略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2第一,劳动者可以在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投诉。 第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支付被拖欠的工资。 在这期间内,如果劳动者与公司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赔偿。同时,劳动者也可以以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基于拖欠劳动报酬提出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是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解除劳动关系
-
延迟支付工资的应对策略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7因为没有签署合同,因此无法证明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否则你们只存在个人劳务关系。你可以首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了解他们的反应。如果不行,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确定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找律师解决这个问题。(请注意,在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之前,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的60天内提出申请。否则,劳动部门将不会处理这个问题。)是否可以的无礼地问一下:为什么
-
我在工厂连续工作15年多但是没有养老保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12当劳动者满足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则应当向单位提出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根据法律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在此种情形下要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第82条第2款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此种情形下以为由与劳动者终止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应当承担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先行
-
员工劳动仲裁应对策略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1当公司遇到员工提出劳动仲裁时,该怎么做呢?首先,公司应该尝试与这名员工坐下来进行良好对话,以尽可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公司可以寻求当地劳动部门的帮助,让他们成为中间人尝试调解此事。如果最终仍无法解决,则必须走劳动仲裁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积极配合劳动仲裁部门,提交答辩书,并参加庭审。当然,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公司还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解决争议,那就是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