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处于实习期,只需要提前3天提出离职申请即可。2、如果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3、如果公司比较人性化或者有其他规定,按照公司规定提出离职申请即可。但是如果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公司。
如何办理员工离职申请手续
1、办理员工离职申请手续要先领取表格,到政治部人力资源部领取或网上下载《员工离职申请表》。
2、离职员工应按照要求填写《员工离职申请表》,提交科室负责人审批。
3、科室负责人应与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原因。并与人力资源部进行有关离职员工人事信息及是否存在违约责任的沟通;如离职员工是中级职称(含)以上人员,须增加人力资源部的面谈。
4、科室负责人签批同意后,安排员工进行工作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本岗位所负责工作内容进度、所保存资料清单等。
5、工作交接完成后,离职员工须于离职前按照《员工离职申请表》上的离职顺序到相关部门办理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需要提前几天提交试用期离职申请
324人看过
-
离职申请一般提前几天可以提前离职
347人看过
-
离职提前申请30天,能否提前走?
454人看过
-
离职要多久提前申请?
314人看过
-
离职申请提交时间:试用期前
330人看过
-
半年前就提交辞职申请
392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离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0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过了试用期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因此,你需要按照上述规定申请离职。 4、若您在未按上述规定私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用人单位可以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公司损失的,要求以工资予以抵扣;但用人单位必须对相关损失进行举证,无法举证的,就不能直接扣发劳动者的工资。 5
-
暑假工离职需要提前多少天提出离职申请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11暑假工多半是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因此暑假工可以随时向用工单位提出离职申请。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
员工提前申请离职需要填写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看个人是否与公司达成意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没有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意向,且在合同期间,劳动者没有违反公司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劳动者补偿的双倍。
-
离职,必须提前一个月申请吗?离职的前提理由是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01.您咨询的是劳动合同纠纷问题;2.关于《劳动合同法》法中员工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离职的规定,是针对员工主动辞职的情形,一般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3.但,如果单位不按时发放工资及提成且私自降低提成金额,则构成《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二款的情形,即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时,劳动者享有合同解除权,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4.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发送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不受
-
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提前一个月要提前申请离职,需要提前多久要求原因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6单位没有订立合同并没有缴纳保险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辞职,不需要提前30天,可以要求单位补缴保险并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解决。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