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人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放火罪与纵火罪的区别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放火罪立案标准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
放火罪怎么认定法律如何处罚放火罪
323人看过
-
在地里放火影响了别人的庄稼如何赔偿
285人看过
-
新刑法放火罪要如何处罚
318人看过
-
理发店学徒嫌伙食差放火,放火罪如何处罚
279人看过
-
日本纵火犯犯罪犯关在牢里如何处罚
238人看过
-
行为人故意放火罪如何处罚?
22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商家在火锅里放罂粟怎么样处罚广东在线咨询 2024-08-24商家在火锅里放罂粟怎么处罚 在火锅中加放罂粟壳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我国《刑法》规定,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
-
什么是放火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放火罪和失火罪如何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8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划分如下: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实际上很好划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当然,其犯罪主体也略有差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失火罪。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判的轻多了。
-
如何认定放火罪刑法规定放火罪怎样处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0放火罪应作以下处罚: 1、犯放火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因其放火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给公私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的,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日本纵火犯犯罪犯关在牢里如何处罚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22纵火致人死亡的,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纵火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般要按刑事犯罪处理,公安机关要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侦查结束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证据确实足够,向法院提起公诉,由法院审理判决。
-
行为人故意放火罪如何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1-09-29行为人故意放火罪的处罚规定: 1、《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2、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