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如何行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22:31:23
256 人看过
根据法律规定,监护权如下行使: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权行使顺序:
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行使: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可以担任监护人行使相关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监护人如何行使精神病人房产监护权
492人看过
-
监护人应如何行使诉讼权利呢
114人看过
-
监护人如何行使被监护人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396人看过
-
监护人如何行使辞任或拒任的权利?
367人看过
-
监护职责履行后如何变更监护权
146人看过
-
如何行使保护管辖权
8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最新文章
#监护
相关咨询
-
两个监护人与两个正常人如何行使监护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41、可以轮流行使,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2、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
监护人如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21. 监护人负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但由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监护人相对容易受到外界侵扰和损害。因此,监护人具有保护被监护人的权利和职责。 2. 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 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 监护人应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 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
-
谁可以行使监护权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31、监护权应该由法定监护人行使。 2、如果被监护人为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法定监护人。 3、如果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为配偶、父母或子女、其他近亲属等。
-
离婚后父母如何行使子女的监护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51. 尽管夫妻双方已离婚,但他们仍然具有监护权,监护权不会因离婚而消失。 2. 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应根据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进行考虑,需综合考虑孩子的需求以及父母的年龄、品行、经济能力、职业和父母保护教养子女的意愿等因素。 3.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若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和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需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
-
有监护人行使权力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5-221.《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2.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