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劳务派遣公司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资本在50万以上。(2)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工签订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被派遣工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应按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4)劳务派遣公司不得按劳务派遣协议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5)不得向被派遣工收取费用。2、加强对实际劳动者的制约,具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劳动者应履行以下义务:(1)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2)通知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3)支付加班费、业绩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4)对被派遣工作岗位所需的训练(5)连续劳动者实施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6)用人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3、被派遣的工人有权与雇佣公司的工人同酬,禁止区别对待。4、劳务派遣岗位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5、使用者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公司向本公司或所属公司派遣劳动者。6、雇佣公司违反劳务派遣公司《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0劳务派遣新政策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解决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权,社保福利待遇低,没有职业培训,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打击违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三性规定,滥用派遣制度等违法行为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一项重要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起草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原名为《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共7章、29条内容,主要就明确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辅助性岗位的确定程序、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禁止假外包真派遣等重要内容作出规定。同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也对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加以明确。
-
了解最新的劳务派遣工政策
365人看过
-
国家对劳务派遣工2023的最新政策
327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
395人看过
-
探索建筑劳务派遣经营的新政策
241人看过
-
最新政府劳务派遣政策:能否转正就业?
149人看过
-
劳务派遣用工政策:最新规定与解读
491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国家有什么新政策啊?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161、加强了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约束。 2、强化了对实际用工单位的约束。 3、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禁止差别对待。 4、劳务派遣岗位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
劳务派遣工公司的政策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30《》第66条规定:“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
-
劳务派遣营改增后纳税政策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31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税〔2016〕36号文
-
派遣工2020转正新政策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3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根据派遣工2018转正新政策,用人单位有工资分配自主权。劳动报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法律另有条款约束关于劳动报酬的约定。全日制用工同工同酬目前很难绝对做到。劳务派遣用工同工同酬
-
落户新政策劳务派遣合同要怎么弄个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6由于你的档案和党组织关系已经移转到人才公司,事业单位的政审肯定是向人才公司进行,这未必是件好事。如果有可能,建议尽快把档案和组织关系转回自己所在街道,可以省却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