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犯罪所得罪最少判几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01 17:50:02 84 人看过

对于构成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最少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隐瞒犯罪所得罪最少判几年?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1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判刑期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判刑几年要根据具体隐瞒金额而定。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价值的,在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的,将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处于罚金;对于掩饰隐瞒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处于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判刑根据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1.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023-07-01
    346人看过
  • 最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最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判刑标准是:1、一般情况下,情节一般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如果存在严重情节,判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3、单位构成该罪时,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判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个人犯相应的刑罚。最新运输假币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最新运输假币罪的判刑标准为: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和金融管理秩序。《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的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2023-08-14
    472人看过
  • 隐瞒、谎报军情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1、隐瞒、谎报军情罪既遂最少判三年的有期徒刑,具体的量刑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隐瞒、谎报军情的行为将会对作战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其犯罪动机有多种,如为邀功请赏而编造情报;因贪生怕死而夸大敌人的实力等。如果行为人是为了准确核实情况而没有及时报告,或者因情况紧急来不及进一步核实情况,造成误报或者错报,都不应认定行为人有隐瞒、谎报军情的主观故意。行为人因过失而谎报军情的,如果对作战危害十分严重,可按《刑法》第425条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论处。一、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一)区分隐瞒、谎报军情罪与拒传、假传军令罪的界限本罪和拒传、假传军令罪侵犯的客体相
    2023-02-26
    194人看过
  • 犯罪所得隐瞒者将被判多久?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达30万的,将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法院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会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以上的,即可定罪处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看流水还是获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依据,并不是以嫌疑人的收益,或者是流水作为量刑时的参考依据的,主要是以犯罪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数额量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具体客体;2、客观要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3、主体
    2023-07-01
    490人看过
  • 掩饰犯罪隐瞒罪判几年徒刑
    明知是窝藏、转移、买卖或者以其他方法隐匿、隐瞒犯罪所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相应的范围内确定量刑起点。一、窝藏转移赃物如何定罪窝藏转移赃物的,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二、介绍销赃构成什么罪销赃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它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
    2023-03-10
    486人看过
  • 犯罪所得隐瞒是否构成犯罪?
    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对于自然人或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量刑起点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若隐瞒犯罪所得的情节达到严重的程度,则应判3年到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则判处一定数额罚金。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构成要件是:1、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管理秩序;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有着窝藏,转移,收购等试图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认定包括: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财物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价格计算;2、多次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未经行政处罚,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隐瞒
    2023-07-01
    344人看过
  • 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是什么?
    一、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是什么?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构成要件(一)客体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及赃物去向,并印证犯罪分子的犯罪
    2023-05-22
    371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标准(掩饰隐瞒罪最轻量刑)
    新的《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新掩隐司法解释”)于2021年4月15日施行,删除了金额入罪的标准,金额标准不再适用,并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新掩饰司法解释删除入罪金额规定后,原来金额标准到底能否再适用呢?笔者认为:1、在针对上游犯罪是传统的非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所得及收益进行掩饰隐瞒的一般情况下仍然可以适用原来金额入罪标准,即三千元至一万元。2、针对上游犯罪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一般情况下不再适用原来三千元至一万元的标准,应当提高标准。理由如下:1、金额仍然是该罪入罪的重要考量因素。新司法解释规定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虽然
    2023-06-04
    401人看过
  • 怎么处罚隐瞒犯罪所得罪
    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构成本款规定的犯罪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是故意犯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故意予以掩饰、隐瞒的,本条规定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与本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范围和含义是相同的;(2)行为人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一、分赃的事算是共同犯罪吗参与分赃的人肯定是不可能无罪的,是不是属于共同犯罪,还要视情况而定,对于只分赃而没有参加犯罪的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如何定性:1、如果该参与分赃
    2023-03-21
    474人看过
  • 如何认定隐瞒犯罪所得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侵犯的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一、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二、不知情的情况下销赃不知情的情况下销赃是不构成犯罪的。“销赃罪”已经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或者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刑事立案,量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1)销赃罪要求有主观上
    2023-03-24
    233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金额77000判多少年?罚金怎么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金额77000元的,一般为一般情节,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属于三次以上的,则属于情节严重,依法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罚金金额,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酌情确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2023-03-02
    456人看过
  • 隐饰隐瞒犯罪所得被判了三年可以假释吗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假释:(1)该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三分之一以上;(2)该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变现、没有再犯危险。一、申请假释需要哪些条件申请假释要符合以下条件: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二、拘役是不是可以假释拘役不能假释。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三、判刑后如何可以假释吗判刑后,行为人符合条件的,可以假释。一般情况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
    2023-06-20
    183人看过
  • 判刑几年的掩饰隐瞒犯罪
    掩饰隐瞒犯罪判刑几年取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的多少。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价值的,在三千元及一万元以上的,一般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处于罚金;对于掩饰隐瞒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则处于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于罚金。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掩饰隐瞒犯罪判刑可以减刑吗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分子,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申请减刑。减刑的适用条件如下:1、对象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可以减刑的条件:(1)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2)或者有立功表现的。2、应当减刑的条件:有重大立功表现。具体如下:(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
    2023-07-01
    70人看过
  • 该怎么认定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其掩饰、隐瞒的犯罪价值,就是犯罪数额所得。犯罪数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是判断社会危害性严重与否的依据。如果对犯罪数额有争议的,需要请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一、销赃罪怎么判刑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或者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刑事立案,量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量刑在3年以上7年以下:(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
    2023-02-24
    5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2020年最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作为一种犯罪,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数额达到3000元到1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掩饰、隐瞒价值总额达到10万元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隐瞒犯罪所得6200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7
      1、可以委托律师争取缓刑,就是在家服刑,不用坐牢。2、量刑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3、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帮助,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减少您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 隐瞒犯罪所得多少能构成犯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3
      现在隐瞒犯罪所得不再以固定的金额作为标准,符合法定情形的,如一年内多次因为隐瞒犯罪所得被行政处罚的;犯罪所得是扶贫救灾等救济款的;隐藏行为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等。都是会构成犯罪的。
    • 隐瞒所得收益罪能判多少年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0
      中国新《刑法》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量刑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定价两万四,会判几年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8
      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