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养和赡养有何种不同
抚养和赡养有以下不同:
1.主体不同:
(1)抚养的主体关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如父母和子女,祖和孙;
(2)赡养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
2.概念不同:
(1)赡养是指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2)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
3.物质帮助对象不同:
(1)抚养指长辈对晚辈物质上的帮助;
(2)赡养指晚辈对长辈物质上的帮助。
二、夫妻离婚了孩子能轮流抚养吗
夫妻离婚了孩子能轮流抚养的。根据我国订立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抚养的问题可以由双方协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诉讼被告不出庭可以由法院拘传到庭,或者缺席判决。抚养权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孩子由母亲抚养。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赡养抚养有何不同2023
222人看过
-
辨析赡养和抚养的不同
152人看过
-
抚养权和赡养是不是有关联
151人看过
-
赡养抚养和扶养的法律定义有何差异
88人看过
-
赡养和抚养一样吗?
445人看过
-
赡养和抚养是否对等
443人看过
-
抚养和赡养的不同点有哪些,有没有法律依据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51、对象不同,抚养的的对象一般指长辈对晚辈,赡养的对象一般指晚辈对长辈; 2、目的不同,抚养强调的是教育和保护、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赡养强调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
没有抚养能不能不赡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81、不可以,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将履行抚养义务作为享受赡养义务的前提,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文规定了的,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 2、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已经违反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3、当子女有条件赡养老人而不履行义务时,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法院根据父母的诉讼请求,查明情况后,可判决子女给付。如子女坚持不给,法院还可强制执行子女的财产。
-
怎么区分抚养和赡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24抚养、扶养和赡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须将三者区别开来。 1、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 2、扶养,是指特定亲属间一方须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责任的法律关系。 3、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 关键是要区分不同主体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抚养的主体
-
监护权和抚养权有何不同新疆在线咨询 2021-03-101、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 2、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
-
是不是有不抚养不赡养义务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2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有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没有不抚养不赡养义务。《婚姻法》第三十条又进一步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子女从小没有享受到被父母抚养的权利,他(她)成年后是否应当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对这一问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由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