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仅应具有一般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能力和资格。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领域受到限制。法人。法人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法人属人法的约束。
全球变革——国际经济法学术的语境变迁和话语转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经济制度实践出现了重大的制度转型。英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拉美严重的债务危机、东亚四小龙经济的起飞、苏联解体和苏东巨变,促成了自由市场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各国经济和国际经济越来越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全球经济越来越结成了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网络体系。这种全球大转型在法律和制度层面表现为各国和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正经历着自由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变革,在国际层面,WTO、IMF和世界银行这战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三大支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种经济领域及其法律制度的全球化大变革也带动着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教育、卫生、人权等等其他领域的全球化,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所导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即生态系统的失衡,以及这种天人矛盾所引起的南北矛盾的复杂化导致发展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及其法律体制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国际经济法律制度越来越走向复杂、多样,同时也孕育了变革的契机和因素。
语境变迁促动了国际经济法学术话语的转型。全球化既促成了传统的一般人文社会学科开始越来越自觉的把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自己的理论视域,也促使国际经济法学术开始思考人类社会制度和秩序的一般秩序原理,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和学术的理论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学术终于开始逐渐走出传统的,初级的议题和论争,例如,国际经济法是否存在国际经济法是否有效国际经济法如何定义等等。如今,国际经济法学术已经开始超越了这种初期的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门类定位和定义之争,广泛深入
到国际经济法的更加深层次的理论基础和更加专门性的具体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国际经济法学术也越来越具有法理自觉和理论意识,甚至越来越回归到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开始努力尝试走出传统上没有理论和不成体系的状况。这种国际经济法学术的话语转型可以概括为从概念之争到理论之争。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四条本公约只适用于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卖方和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本公约除非另有明文规定,与以下事项无关:()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任何惯例的效力;()合同对所售货物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
-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78人看过
-
国际技术贸易基本概念和特点
329人看过
-
社会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76人看过
-
特许经营权的基本概念
361人看过
-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秩序
395人看过
-
什么是中国的宪法基本概念?
258人看过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情况复杂多变,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合同没... 更多>
-
法人概念的基本形式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2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和自然人不同的是,它不是作为有血有肉的生物存在,而是作为组织体存在。 2、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成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民事主体的基本前提。 3、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法律对法人的承认,其目的在于使其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4、法人是
-
国际法中内水的具体概念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1内水是指国家领陆之内以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所有水域。具体包括内陆水域(河流、湖泊)和内海水域(内海湾、内海峡、港口)。其法律地位与国家的领陆完全相同。
-
增资的基本概念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18增资的概念是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拓宽业务、提高公司的资信程度而依法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行为。 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增加票面价值、增加出资、发行新股或者债转股。
-
国际法诉讼管辖权概念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9我国公民在域外犯罪,或者在域外被人伤害都可以受我国法院的管辖,不过属于哪个国家,当然说不定俄罗斯法律也是这么规定从而有管辖权,这就有争议的,只是说要是在其他地区被处罚过的话回国可以不再受处罚,具体在哪个国家审理要看被害人去哪个国家申请立案审理了。因为不同国家法律规定不一样,可能双方都有管辖权也可能双方都没有管辖权,这样说能理解不?具体你可以看看我国刑法针对于属人管辖的问题。
-
经济性裁员的概念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06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经营管理,因经济或技术等原因一次裁减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以上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劳动者。 经济性裁员具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限制,用人单位裁员时必须遵守规定。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