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诈骗罪的处罚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三千块钱立案吗
三千块钱可以立案。如果涉嫌诈骗,低于三千元的属于治安案件,可以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构成诈骗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网络诈骗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罪关于金额的立案标准一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三千元。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如果微信被骗多少钱可以立案
微信被骗三千元以上能立案。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诈骗罪立案标准】股票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相关决定
355人看过
-
怎样认定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及立案规定解析
352人看过
-
电信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标准
218人看过
-
诈骗罪的判刑标准及处罚
54人看过
-
诈骗罪的涉案金额及判刑标准规定是什么
318人看过
-
诈骗罪量刑标准及协助诈骗罪的相关规定
41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罪怎么量刑,特定的诈骗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8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及立案与量刑标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
-
2022年诈骗罪量刑标准及立案标准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1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就构成诈骗罪,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2、诈骗罪量刑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立案标准以及骗保的相关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1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2018年个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如何处罚, 诈骗罪量刑标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82018年个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是; 《刑法》第266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