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刑吗?
1、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一定会被判刑。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犯罪既遂的话,这个时候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是会进行判刑的,但是通常犯罪既遂,可能会有一些悔罪的表现,这个时候也可以减轻处罚,但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
2、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刑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
(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为构成犯罪。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客观方面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财物。
2、客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包括用欺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还包括利用强迫、利诱等其他方法吸收公众存款;后者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获得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无非法占有目的;后者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主体要件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可以由自然人,也可以由单位构成;后者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不管公民、还是单位,涉嫌犯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其他的罪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具体是否会被判刑,需要审理特定刑事案件的法院依法确定。当然一旦罪名已经成立,不管是否被判处刑事处罚,都是一定会留下案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吸收公众存款多少算涉嫌非法集资
139人看过
-
涉嫌公众存款非吸400万怎么判刑的
472人看过
-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事人员被起诉
353人看过
-
判罪结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344人看过
-
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476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犯上诉状
496人看过
-
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犯涉嫌6000万判多少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12判多少年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
涉嫌虚假出资罪涉嫌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判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
非法吸存公众存款涉嫌什么立案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7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 3、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4、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或者
-
吸收公众存款多少算涉嫌非法集资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8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人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