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不同。终止审理缘于审理中出现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的情形,而中止审理则是因为出现了使得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不可抗拒的情况;(2)法律后果不伺。终止审理后,诉讼即告终结,不再恢复,而中止审理只是暂停诉讼活动,一旦中止原因消失,即应恢复审理。
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开庭审理的过程分为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和宣告判决。
开庭审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进行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审判活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对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认定,对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从而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其次,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开庭审理将案件的审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第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对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规定,开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保护了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挥开庭审理的教育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开庭审理的任务、方式和地点
开庭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认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都必须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方式。公开审理是指开庭审理时向群众和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媒体对案件审理的情况进行采访报导,将案情公诸于众。不公开审理是指不向社会公开,禁止群众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导。开庭审理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不公开审理为例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审理方式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一百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
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的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
404人看过
-
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一样吗
117人看过
-
中止诉讼和终结诉讼的区别,和中断诉讼的区别
45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程序中止的原因
442人看过
-
如何区分诉讼中止和终结
296人看过
-
在诉讼中什么叫执行程序终结?
361人看过
赡养费是指晚辈对长辈支付的相应费用,夫妻离婚是不存在赡养费问题的,夫妻之间的是扶养费。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可以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该义务实质上是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延续。... 更多>
-
简述诉讼终结与判决终结诉讼程序的区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9法院判决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材料开庭情况来判决的,并不是说你只要提了诉讼请求法院就一定支持你的。就比如说,某甲来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某乙归还欠款2万元并支付利息,但是在诉讼过程中某乙主张,自己确实欠某甲2万元,但在之前已经归还了一万元并提供了还款记录。你说这时候法院还会判决某乙归还2万本金及利息吗。裁定与判决的区别有五点: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
-
法院诉讼终结程序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当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要求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符合条件,裁定准许原告撤诉,案件审理终结;如果申请不符合条件,裁定驳回申请,案件将继续审理。
-
中止与终止在民事诉讼的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1委托代理中止是指先暂时停止委托,待条件具备时,委托代理程序仍要恢复,委托代理终止是停止委托代理,以后不再恢复。法律上“中止”与“终止”的区别: 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
-
终止诉讼程序的特点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1、终止诉讼程序是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特定情况使诉讼的继续进行成为不可能或无必要而结束诉讼程序。例如自诉人依法撤回自诉,或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成立,具状申请撤销案件,该案诉讼程序即告结束,不再进行。 2、诉讼程序属于程序性法律程序中的公力救济型程序。一般而言,诉讼程序可以解释为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为解决案件而分阶段又相连贯地顺次进行的全部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
-
民事诉讼法中诉讼中止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应当终止诉讼的程序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4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法定中止诉讼的原因,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不宜进行,因而法院裁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