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哪些条件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7:00:26 256 人看过

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1.有效的承诺以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为前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故只有被害人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才有可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但即使是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也有一定限度。如经被害人承诺而杀害他人的行为,仍然成立故意杀人罪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

3.承诺是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做出的承诺,不影响行为的犯罪性。值得讨论的是基于错误的承诺的效力。应当肯定的是,如果仅仅是关于承诺动机的错误,应认为该承诺具有效力,成为排除犯罪的事由。例如,妇女以为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对方便可以将其丈夫从监狱释放;但发生性关系后,对方并没有释放其丈夫。这种错误仅仅与承诺的动机有关,故不影响其效力,即对方的行为不成立强奸罪。但是,如果因为受骗而对所放弃的法益的种类、范围或者危险性发生了错误认识(所谓法益关系的错误),其所做出的承诺则无效。行为人冒充妇女的丈夫实施奸淫行为时,黑夜中的妇女以为对方是自己的丈夫而同意发生性关系的,其承诺无效。

4.事实上必须存在承诺。刑法理论对此存在意思方向说与意思表示说之争:前者认为,只要被害人具有现实的承诺,即使没有表示于外部,也是有效的承诺;后者认为,承诺的意思必须以语言、举动等方式向行为人表示出来。行为无价值论一般主张意思表示说(但也有例外),我们采取结果无价值论,主张意思方向说。相关的问题是,是否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被害人的承诺?理论上也存在必要说与不要说的对立。我们认为,既然被害人同意行为人的行为与法益损害结果,就不存在受保护的法益,故没有必要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被害人的承诺。

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被害人在结果发生前变更承诺的,则原来的承诺无效。事后承诺不影响行为成立犯罪;否则国家的追诉权就会受被害入意志的任意左右。

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例如,甲同意乙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乙砍掉了甲的两个手指。这种行为仍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7.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必须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成立其他犯罪。例如,即使妇女同意数人同时对其实施淫乱行为,但如果数人以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可能认识到的方式实施淫乱行为时,虽不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确定吸毒行为的范围时,哪些行为被排除?
    吸毒行为的界定不包括癌症病人使用吗啡镇痛、外伤性骨折的病人使用呢替咤镇痛等,这些行为都不能认定为吸毒。行为人尿样经检测含毒反应呈阳性的,被公安机关现场查获,当场缴获毒品或吸食、注射毒品的,本人也不承认,或者有举报,本人供认且有其他旁证材料能够相互印证的,界定为吸毒行为。一般吸毒行为作为犯罪吗一般吸毒行为不作为犯罪。但将作为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具体处罚措施是:吸毒、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拘留15日以下,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没收毒品、吸毒、注射器具。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者,除按规定处罚外,还应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只有非法持有一定数量以上,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的吸毒者,才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或者吸毒者同时允许他人吸毒,或者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构成犯罪;或者同时构成其他相关毒品犯罪的,吸毒者可以受到处罚
    2023-06-30
    201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能阻却犯罪的必备条件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害人承诺并非一概排除犯罪的成立。笔者认为,要使被害人承诺阻却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主体条件。承诺者必须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应强调承诺者不仅要理解行为本身,而且必须理解行为的范围和结果。2、被害人主观条件。被害人承诺必须是被害人独立、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出于受胁迫、被欺骗、开玩笑、有错误认识或无知等作出的虚假承诺,在刑法上是无效的。3、行为人主观条件。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应当对承诺有具体的认识,并且仅限于在承诺的范围内作出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之所以不存在罪过,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害结果是被害人所允许的,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不是对被
    2023-04-22
    441人看过
  • 紧急自救行为是否排除犯罪性
    [案情]被告人李某,女,21岁,某县委干部。被告人李某深夜下班骑自行车回家,行至僻静处被男青年张某抢劫,李某假意将自行车交给张某,伺机用打气筒将其打晕,而后,骑车进前面的村庄,正好借住在张某家。当张某醒来赶回家后,发现李某的自行车,便向其母亲询问,才知李某正与张某的妹妹在一个房间睡觉。张某问明李某睡觉的位置和方向后,摘下窗上的铡刀,拨门进入房间,欲加害李某。李某早有察觉,黑暗中与正在熟睡的张某的妹妹调换了位置,结果张某将自己的妹妹杀死,李某趁乱逃跑。[争议]对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李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其理论依据来自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以紧急避险是阻却违法性还是阻却责任为标准,分为阻却违法的紧急避险和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这是在紧急避险的本质问题上采取“二分说”的学者所作的分类。一般认为,前者是指为保全较大的法益
    2023-06-14
    245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行为的排除
    排除指某些行为虽有损害名誉的表象,但因有合法的抗辩事由儿不构成侵害名誉权。一、散布内容真实的事实;二、受害人同意;三、正当行使权利。须注意的问题:一、侵害名誉权通常以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为前提,单纯受害人主观上的名誉感即自认为社会评价降低不构成侵害名誉权。二、如果侵犯从事经营的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的名誉,则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人名誉受损的,也按侵害名誉权处理。四、散布的内容真实,但是属他人隐私的话,有可能构成侵害他人隐私权。五、宣扬他人隐私,造成名誉受损的,构成侵害名誉权。调整上述问题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06-13
    462人看过
  • 承诺被害人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立的条件有: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但在实践中,而不能望文生义的任意使用。行为人得到被害人的承诺也不意味着就不成为犯罪,有些承诺并不影响犯罪构成。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哪些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商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商所谓“依法合同成立”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商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
    2023-07-20
    206人看过
  • 职务犯罪行为的危害性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滥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其特征为:(一)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涉案范围在扩大、行业在增多,职务犯罪已涉及社会管理及相关行业各个领域,而其中腐败犯罪案件占90%以上。(二)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三)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职务犯罪往往发生于关联岗位、行业系统、上下级关联人员之间,他们往往利用公共资源结成错综复杂的利益体,互惠互利,互相包庇。(四)涉案人员中,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员多起重要作用。一类是在工作中利用职务和权利进行职务犯罪。另一类是在单位内部或上下级之间,具有领导职权的人员利用权力攫取钱财,索贿受贿,又以此操纵权力,形成买官卖官之风。(五)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危害严重。职务犯罪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
    2023-03-15
    341人看过
  • 符合哪些条件的行为即构成自首
    (1)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2)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3)犯罪人供述罪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者其他方式,只要是如实供述全部罪行,就是自首。一、自首和坦白有何区别1、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2、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本人罪行的,是坦白。因此,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序不同,换言之,自首更能说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减轻。基于同样的理由,自首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坦白是酌定量刑情节。二、自首后不认罪自首会自首吗首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行为人如实供述客观事实,至于对案件的定性,由司法机关负责。行为人如实供述了客观事实
    2023-03-27
    237人看过
  • 基于他人的承诺,哪些行为伤害了他人的身体
    1、伤害他人身体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的方法致人死亡或者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销售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国家规定,生前违背本人意愿或者生前未经本人同意违背近亲属意愿摘除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意杀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许多国家的刑法只明确规定了以承诺为基础的杀人罪,其法定刑比普通故意杀人罪轻,但没有基于承诺的伤害条款。因此,有人认为,由于刑法只规定了基于承诺的杀
    2023-05-07
    170人看过
  • 基于他人承诺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有哪些
    一、基于他人承诺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有哪些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
    2023-04-29
    295人看过
  • 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1、概念。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行为,它不以票的物的交付为要件;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是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有交物这个特点,又被称为要物行为。2、区分的法律意义: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仅有意思表示,行为还不算成立,只有当按照该意思表示完成标的物交付时,行为才告成立,才能发生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效果。实践性行为因意思表示完成,还不能发生效力,所以,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例外,通常须按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保管、定金、质押等合同就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此外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如未有约定的,应认定其为诺成性行为。
    2023-06-08
    361人看过
  • 可能会被视为预备犯罪的行为有哪些?
    (一)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二)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三)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四)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五)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犯罪预备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有危害性,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
    2023-07-05
    67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犯罪性质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学着重从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为:(1)把犯罪行为作为犯罪心理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进行研究,如犯罪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结果;(2)研究犯罪行为方式,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据;(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为方式,为改造该罪犯提供帮助。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1、行为性质不同。侵权行为具有民事违法性,而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2、行为侵害客体的范围不同。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要比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更广泛,不仅包括后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还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3、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构成犯罪的实质要件。而侵权行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于个体或集体,一般不会强烈到波及社会
    2023-07-21
    416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七条件是哪些
    一、被害人承诺七条件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是: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2、被害人承诺事项没有超出一个限度,比如生命权就不可以承诺放弃;3、被害人有承诺能力;4、被害人的承诺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5、被害人承诺必须事前作出;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能超出承诺的范围。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被害人承诺的效力范围是什么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如张三对李四承诺把王五的车毁损,若李四将王
    2023-03-01
    189人看过
  • 浅析排除军事犯罪行为的事由
    军人在执行任务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损害到军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必须加以关注。如根据军队的条令、条例的规定,军人必须服从上级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但有时执行上级命令会对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此时,如果追究执行者的刑事责任,将会使命令执行者处于两难境地,执行命令属违法,会受刑法追究。不执行命令,又违反军事法规和军事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受到纪律处分。军人在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法律含义,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现代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排除犯罪的事由不负刑事责任。国内刑法学者称之为排除犯罪的事由或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事由,名异实同。二、排除犯罪
    2023-04-22
    473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立需要的条件: 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 2、被害人承诺事项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即使有被害人承诺行为人也构成犯罪。 3、被害人有承诺能力。承诺者对所承诺的事项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 4、被害人的承诺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思,基于强制、
    • 2022年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的条件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03
      被害人承诺是指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被请求人实施侵害行为,损害被害人明确放弃的权益的不构成犯罪。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 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1)有效的承诺以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为前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
    • 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要具备什么条件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4
      被害人承诺是指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被请求人实施侵害行为,损害被害人明确放弃的权益的不构成犯罪。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 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1)有效的承诺以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为前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
    • 什么是被害人承诺?被害人承诺与犯罪行为的承诺相比有什么样的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被害人承诺源自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意欲者不产生侵害”的法律格言,即行为人实施某种侵害行为时,如果该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正是被害人所意欲的行为与结果,那么,对被害人就不产生侵害问题。在中国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害人承
    • 经被害人承诺的伤害行为,是否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3
      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被害人又承诺轻伤的权利,因此承诺造成轻伤,是可被允许的。但被害人没有承诺重伤或是死亡的权利,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承诺无效,行为人构成犯罪。 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