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不当得利的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4 08:03:39 193 人看过

一、怎么认定不当得利的行为

不当得利的行为认定如下:

1.一方获得利益,指因一定的事实使总财产有所增加或避免减少;

2.他人利益受到损失,即因一定的事实发生,使利益所有人得财产总额减少,恰与利益取得人的财产状况相反等;

3.一方取得利益与一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一方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二、不当得利的类型

不当得利有如下类型:

1.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欠缺给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给付目的,也可以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给付目的不达。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三、不当得利不还会怎么样

不当得利不还会可能构成侵占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不当得利能引起不当得利之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1日 22: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代为履行是不当得利吗
    代为履行并不是不当得利,代为履行是一种债权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具体构成条件如下:第一,须合同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存在,且债权人与债务人有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口头或书面约定。这是第三人能够代为履行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若合同当事人之间没有第三人代为履行的约定,则第三人代为履行也不可能。第二,须有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承诺,应为明示的、书面的,这是积极要件;或者与债务人订有承担某项合同债务的协议。第三人承担的债务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惟有履行债务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第三,须债权人的债权已届履行期,且向第三人请求履行,而第三人的履行应是无条件的。一、合同代为履行的情形有哪些第一,须合同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存在,且债权人与债务人有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口头或书面约定。这是第三人能够代为履行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若合同当事人之间没有第三人代为履行的约定,则第三人
    2023-03-22
    177人看过
  • 不当得利法律后果的认定
    一、不当得利法律后果的认定不当得利法律后果的认定如下: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别;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4.不当得利之债中,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但是还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心态。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不当得利构成条件包括:1.取得和利益没有法律依据;2.取得的利益造成他人损失;3.取得的利益与他人损失有因果。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适
    2023-08-24
    362人看过
  • 不当得利行为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一、不当得利行为的处罚依据是什么不当得利的处罚是拒不返还可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原物,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是指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2023-09-14
    359人看过
  •  不当得利损失应该怎样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的损失会根据受损失人实际损失的金额进行确定。如果某人捡到了1000元,那么不当得利损失就是1000元。如果没有合法根据地取得了不当利益并造成了他人损失,那么应当将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在司法实践上,不当得利的损失会根据对受损失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进行确定。例如,如果某人捡到了1000元,那么不当得利损失就是1000元。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不 当 得 利 的 认 定 原 则 有 哪 些 ?不当得利的认定原则包括:1. 须有受损失的事实:首先,必须有实际的损失发生,否则不构成不当得利。2. 受损失的人须为权利人:不当得利必须是权利人受到损失的情况,非权利人则不构成不当得利。3. 受益人须有过错:受益人必须有过错,即受益人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不当利益,才会构成不当得利。4. 受损失的人须无给付的义务:受损
    2023-09-07
    145人看过
  • 不当得利: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因此,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通过法律的规定就可以引起不当得利的后果。捡到东西不还是侵占还是不当得利需要根据物品的价值而定,贵重物品捡到不还的,可能构成侵占罪。根据法律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3-07-11
    272人看过
  • 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在于何为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与侵权的区别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被确认为他人遭受损失的利益。侵权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所以侵权也可以称为侵权。侵权和不当得利是债务的发生方式,也就是说,新的债权可以形成。不当得利有四个要素:1、一方获得利益;2、另一方遭受损失;3、利益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原因。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解读:(一)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1、其特征为: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受益人取得利益与
    2023-07-12
    224人看过
  • 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行为
    一、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行为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1.给付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欠缺给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给付目的,也可以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给付目的不达。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予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灭,或为债权的发生,或为赠与,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领给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原因)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的履行,结果条件不成就,因而不达给付的目的。2.非给付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
    2023-08-26
    494人看过
  • 什么情形中不当得利行为不成立
    (一)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基于道德上的义务为给付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一旦给付,即不得依不当得利请求返还。如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予以抚养。对被抚养的亲属不得依据不当得利要求返还支出的抚养费。是否为道德上义务,应依一般社会观念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给付标的物的价值等情况认定。(二)为履行未到期债务而清偿。清偿期到来之前,债务人并无清偿义务,此时债务人的清偿应是非债清偿,但债权人的受领并非无合法原因,此时的清偿也发生债务消灭的效果,故不发生不当得利。(三)明知无债务而为清偿。给付人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任意为给付,不发生不当得利。但给付时作出保留如附有条件,或给付不以给付人意志为转移的,仍成立不当得利。(四)因不法原因而为给付。不法原因是指给付原因违反国家的强行法规范以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如为清偿赌债而为的给付。但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时,不阻却不当得利的发生。一、不当得利诉讼条
    2023-03-03
    347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损失如何去认定
    1、在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的损失按对受损失人造成的实际损失确定,例如拾得1000元的,不当得利损失就是1000元。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百八十八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一、不当得利赔偿的方式有哪些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3、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
    2023-04-01
    326人看过
  • 不当得利债务的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之债属于债的种类之一。由于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别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和受害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当得利一般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得到利益,从而导致别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依据之一,因为不当得利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称为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可否转让不当得利之债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虽不属合同之债(合同债权),但亦属债的范畴。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不当得利之债的转让,不当得利之债不属不可转让之债的范畴。但是,并非所有法定之债都可以转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主张交强险人身伤亡保险金请求权转让或者设定担保的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交强险人身伤亡保险金请求权属于不得转让的情形。不当得利属于法定之债。我
    2023-07-08
    50人看过
  • 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原告江西省景德镇市工商银行某办事处下属储蓄所实行柜员制,柜员在电视监控下操作(分柜台内外两台摄影机录像),收付由一人负责。2000年3月4日上午9时,被告袁某到该储蓄所填写取款单700元,并将钱取走。原告职员当天下午发现储蓄所出现差错1300元,遂通过监控系统发现被告多领取了现金1300元,于是找到被告要求退还,被告不予承认。于是,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退还1300元的不当得利。在审理中,该监控资料经省检察院作技术鉴定得出结论,原、被告当时收付现金经过属实,且该行柜员从抽屉中取出百元新版现钞两沓,数钱次数为6次。同时,法院请专业人员介绍,了解到柜员点钞为侧面点钞,一般侧面点钞为三指以上。被告对此提不出反证。对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审判中存在两种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鉴定材料无法直接证明被告取得了1300元的不当得利,录像资料是在未经被告同意的前提下拍摄的,银行职员点钞习惯因人而异,
    2023-06-08
    75人看过
  •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一、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致他人受损而自己取得的某种利益。不当得利基于法律规定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所以其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1、一方获得某些利益。利益是指财产上的利益。2、他方受到某些损失。亦指财产上的损失。3、获得的利益和受到的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他方的损失是由于一方的获利造成的。4、没有合法根据。造成他方损失而自己获利的事实既没有法律规定的依据,又没有合同上的依据。二、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1、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2、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根据有三:①双
    2023-06-08
    66人看过
  • 不当得利行为涉嫌利害关系纠纷
    不当得利纠纷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受益人应返还所获利的全部财产;受益人受益时知情的,将其所受之利益附加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一并返还,如有损害,并应赔偿;不知情且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一、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有什么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如下:1、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被确认为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承担返还的义务,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遗忘物或者埋藏物的行为;2、性质,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责任,侵占罪属于刑事责任;3、获得不当得利不是因为受益人针对受害人的违法行为,而是因为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因此,受益人与受害人形成债务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是什么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
    2023-06-25
    237人看过
  •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利害关系比较
    不当得利与侵权的区别: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2、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的区别主要有如下方面:1、侵犯的权利不同侵权行为所侵犯的是绝对权,其违法性体现在违反法律直接规定的、针对一般人的义务;违约行为所侵犯的是一种相对权,其违法性表现在当事人违反自已设立的、并针对特定当事人的义务。2、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侵权行为的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并不存在民法典律关系,只是由于侵权行为的发生,才在当事人间产生侵权损害赔偿关系;违约责任是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的,只有当存在有效合同,且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3、行为主体的不同侵权行为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特定的,行为人可以是
    2023-07-04
    14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认定不当得利?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03
      不当得利的定义是当事人没有。
    • 什么是不当得利及其条款怎样认定不当得利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18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
    • 借款利息被认为是不当得利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不当得利行为的责任分配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4
      不当得利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 不当得利行为的立案标准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6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司法实务可供司法判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是不当得利制度走向完善的标志。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方受有利益致他方受到损失受有利益与受损害之间须有因果联系无法律上的原因。 一方获得利益是指因为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财产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财产、权利都属于利益的范围,但精神利益除外。 他方利益受到损失是指因有一定事实而使得财产总额减少。如果仅仅一方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