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之后父亲是监护人吗?
离婚之后父亲还是监护人,根据规定夫妻离婚之后在法律性质上父母仍是法定监护人,在委托监护的情况下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如果受托人确有过错的,由受托人和监护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监护人与受托人之间有协议的,从其协议,但是协议的内容不能对抗被侵害的权利人。被侵害的权利人仍然可以要求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基于其跟受托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把责任转由受托人承担。
父母离婚的情况下,父母仍然都是孩子的监护人。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如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只有在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由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与其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一要自己愿意,二要单位同意)(4)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注意:第一,在这种情况下,第(1)(2)中的人员担任监护人是其法定义务;第二,第一顺序的优先于第二顺序的,同一顺序的平等,通过指定监护人的方式确定;第三,第二顺序中只包括兄、姐,而不包括弟、妹。
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有单位来指定,对单位指定不服的,才能够诉至法院。也就是说单位的指定是法院的裁决的前置程序。)
-
父母离婚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是监护人
137人看过
-
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亲妈后妈谁是笫一监护人
143人看过
-
协议离婚后父亲“追诉”监护权
480人看过
-
离婚后,监护权是否会被剥夺父亲?
481人看过
-
离婚孩子由父亲扶养的话母亲还是监护人吗
452人看过
-
父亲再婚后妈属于法定监护人吗
100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父亲不是监护人离婚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91、父亲在离婚之后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不因婚姻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
-
协议离婚后父亲“追诉”监护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1-01-27离婚后,男方要求抚养女儿的前妻在对女儿做出重大决定时,要事先与他商量,并为此提起诉讼。但男方的请求,被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驳回。 石某和妻子宋某于多年前结婚,2003年他们生育了一个女孩。但在孩子3岁的时候,夫妻二人协议离婚。 当时约定,孩子由女方抚养,石某不付抚养费,但可以不定期探望女儿。在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却因探视问题产生矛盾,石某将前妻告上法庭。经法官调解,二人约定孩子仍随其母生
-
2022年父母离婚父亲坐牢谁是第一监护人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4法律没有规定,父母因判刑而剥夺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因此父亲就算是坐牢了,也都是孩子的监护人。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平等的监护权,这与父母离婚没有关系。但是,父亲判刑了,为了对子女有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离婚后的母亲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由自己直接抚养未成年的子女。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
-
那么,离婚之后,监护权一定归属母亲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5对子女监护权的归属,是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做考虑,不能想当然判给父亲或者母亲,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归属,主要是根据子女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子女意愿与人格发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龄、品行、经济能力、职业、父母保护教养子女的意愿及态度、对子女的教养计划、与子女的互动与感情状况等种种因素,作为判断子女监护权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