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丢失了,并不妨碍起诉。起诉只需要满足起诉条件就可以了,借条作为其中的证据,是不影响起诉的,但是有可能对最后的判决产生影响。
一、欠钱不还打官司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1、收集证据
对于欠钱不还的人,前期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在法治社会里,不会相信你的口头表达,相信证据。对于借钱纠纷案件,证据材料包含被告信息、借钱时写的借条、转账记录。
2、整理材料
对于借钱不还,不是简单地把证据材料提交上去就可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证据材料整理下,把原件材料复印一份,然后列举材料清单,列出材料的目的,比如借条有什么作用,借条的作用就是证明借贷关系。
3、写起诉状
写起诉状在以往的文章已经做好分享了,在此不再重复分享,起诉状的目的就是把你的情况表达出来,让法院指导,主要的作用是你要告谁、你的诉讼请求是什么,起诉对方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你起诉他人的事实和理由是什么,简单理解就是你为什么要起诉对方,是否有证据材料。
4、法院立案
材料整理完毕了、证据材料也收集起来了,起诉状也写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去法院进行立案。法院立案后,会有一个受理通知书,受理好就缴纳诉讼费,诉讼费依据金额进行缴纳,具体需要计算得出,举个例子小李欠老王2万元,诉讼费就是300元。
5、开庭以及执行
法院受理后,紧接着就是法院排期,看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庭,开庭时间确定了,就准时去开庭就可以了,开庭结束就是等着法院的判决书,判决书下来了,如果对方还是不还钱就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他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拉入黑名单、这样他的征信就会受到影响,自己不能买房,乘坐高铁都会受到影响。
二、借条只有小写没大写合法吗
借条上只有小写没有大写是合法的,但是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争议。我国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规定借条必须要一式两份,一般情况下借条只需要一份,也就是债权人持有就可以了,不过如果行为人要写两份借条也是可以的。
三、别人欠我钱没有欠条又没有证据该怎么办啊
欠条或借条只是作为证据存在,并不是起诉的必要条件,没有欠条并不影响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只要当事人满足了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即当事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即使没有欠条也是能够起诉的。但当事人可以使用其他关联证据或者间接证据,如与债务人的通话录音、银行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以及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全部证据,以此明确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
-
民间借贷关系中借条弄丢了能上诉吗?
210人看过
-
欠条弄丢了如何补救借条
174人看过
-
对方把借条弄丢了还钱怎样写
444人看过
-
借条弄丢了如何补救2024
345人看过
-
借条弄丢了如何打官司
382人看过
-
债权人弄丢了借条怎么补救
475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我借钱借条丢了还能找回来吗?怎么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10借款人还清借款时若是出借人表示借条丢失,借款人可以要求出借人书写一份收据。在写收据的时候通常需要有以下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情况; 2、收到的款项数额,以及为和给付钱款; 3、明确写明欠条丢失的事实; 4、注明双方之间不存在其他的债权债务纠纷; 5、对方签字盖章,并署名日期。
-
-
弄丢了借条怎么补救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031、找证人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2、借条和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3、司法实践中,录音证明借贷事实,但是应当强调录音取得的合法性。 4、被录音者必须是债务人,如果被录音者不承认是本人,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录音内容必须完整反映债权债务的内容,例如录音应让债务人完整说出欠钱的具体金额和来龙去脉,录音取得的方式应当合法、要求债务人订立还款计划或签订还款协议。
-
已经把钱还了但是借条弄丢了想问下借条丢失已还款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3借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借款合同,收条只能证明收到款项的事实。如果借条确实被对方丢失,那倒没啥。如果是恶意不还想借此讹诈,那必须要对方打收条。另外,如果数额巨大,可以把自己汇款单(转帐单)等保留好,可以尝试以不当得利要求对方归还或说明。
-
丢失借条的钱没还能起诉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01丢失借条的钱没还是可以起诉的,一般情况下,起诉只需要满足起诉条件就可以了,借条作为其中的证据,是不影响起诉的,但是可能对最后的判决产生影响。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