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1 08:52:42 136 人看过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企业”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经济核算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如工厂、农场、公司等。

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本条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3)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1日 01: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合同法在哪些企业范围内适用?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有关实施条例把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也纳入了用人单位的范围内,使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
    2023-07-13
    98人看过
  • 讨论劳动合同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如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是本法对劳动合同形式的要求。如果是口头合同,当双方发生争议,法律不承认其效力,用人单位要承担不订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如本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应得劳动报酬。”其次,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合法。本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九项内容。有些内容,
    2023-07-06
    145人看过
  • 最低工资适用什么范围内的劳动者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上海最低的工资标准上海最低的工资标准:上海市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从2300元调整为24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0元调整到21元。月最低工资标准通常适用在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身上,在法定工作时间,或按照法律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二、武汉最低工资标准由于武汉市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有的地方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1750元/月,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8元/小时;有的地方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月,非全日制就业劳
    2023-03-19
    7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也
    2023-04-13
    148人看过
  • 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参与分配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且也越来越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知识是作为脑力劳动的成果参与分配的,也是一种按劳分配。人们知道,一般的劳动成果(产品或服务)只能使用一次(或曰一个寿命周期),只能供一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使用,因而这种劳动成果也就只能一次性地参与按劳分配。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从理论上讲,其使用的范围、时间和频次具有无限性,除非有更新的知识将其代替、淘汰、推翻。所谓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劳动成果的享用者对劳动成果的所有者支付的报酬。享用者越多,支付的报酬也就越多,一般的劳动成果是以其数量来争取其享用者的,例如工厂可以造出成千上万台电视机,以争取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要向工厂支付报酬。电视机是复制的,每复制一次,都要支付相同的劳动,因而每一台电视机只可能获得一次报酬,企业和参与电视机制作的职工也只可能凭自己的劳动成果参与一次按劳分配。知识这种特殊的劳
    2023-07-05
    244人看过
  • 98-2《劳动合同法》解释:第2条【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专用条款、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补充条款第2条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执行根据本法[解释]《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根据《劳动法》第2条和《劳动部关于在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995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如下:(1)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各类企业和劳动者;(2)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者;(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按照规定应当
    2023-05-07
    479人看过
  • 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适用范围不同
    狭义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近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聘用合同制度的内容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通过订立劳动合同以实现其物质产品的生产。事业单位则是从事非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通过订立聘用合同实现的劳动成果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知识产品。企业的生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从事的服务活动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有何不同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关于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了解和认识聘用合同的特征,作为管理人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聘用合同这一形式,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作为事业单位和其受聘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形式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一)聘用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法律特征聘用合同作为一种合同形式
    2023-03-29
    181人看过
  • 统一适用权的适用范围
    普遍管辖,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此即为普遍管辖。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使用普遍管辖权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按照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追诉的犯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犯罪。第二,追诉的犯罪是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第三,追诉的犯罪系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如果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内,则应依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二不需要依据普遍管辖原则。第四,犯罪人必须是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如果犯罪人是我国公民,应当依照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也不需要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第五,对追诉的犯罪,我国刑法有明文规定。第六,犯罪人是在我国领域内居住或者进入我国领域。因为只有这
    2023-07-12
    141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的通知发布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文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一个时期以来,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了大量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少数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工作中存在不接受当事人申诉的情况,有的对当事人申诉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后,不出具仲裁文书,有的出具仲裁文书不规范等,致使部分劳动争议当事人投诉无门,影响了
    2023-07-21
    235人看过
  • 劳动法中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时间,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拖欠工资赔偿标准如下:1、无故拖欠工资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且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2、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工资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
    2023-07-01
    276人看过
  • 从调整劳动关系的角度确定适用范围
    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也应当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这一特定的适用范围应当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加以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之中,与之相应的劳动制度也在完善之中。1995年《劳动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制度纳入了依法规范的轨道,劳动合同制度也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实施10年来,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尚无法律规范的新的用工形式,如小时工、劳务工、农民工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不少事业单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如何依法调整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这些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内容紧密相关。是否对这些新的用工形式进行调整,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所不能回避的。从大的范围讲,我国的用人主体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雇主(军队、武警除外);用人关系也可大致分为人事
    2023-06-05
    422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适用范围怎么规定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此处的培训费用包括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限的不影响正常的职位、工资调整机制。因此劳动者无须担心约定服务期后的职位和工资问题。二、约定保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的。劳动者对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有保密的义务。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条款,同时约定违约金,如果劳动者违反关于保密条款的规定,应当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同时,劳动者违反该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数额超出违约金的,用人单位可以请求法院
    2023-04-29
    5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与聘用合同:相关性及适用范围
    该段内容讲述了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其中包括三类人员: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度的人员和普通劳动者。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般劳动者适用该法律,实行聘用制的人员部分适用。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二是实行聘用制度的人员,三是普通劳动者。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般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实行聘用制的人员部分适用。 【核心内容】聘用制度下的人员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哪些人员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适用本法。因此,聘用制度下的人员也适用《劳动合同法》。但是,该法并不适用于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因此,聘
    2023-08-21
    334人看过
  • 《城市规划法》的适用范围
    《城市规划法》的适用范围指的是它所确定的法律范围的效力问题。概括地说,也就是它在哪些领域范围内适用,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效力和如何保证它有效实施。关于地域适用,《城市规划法》第三条和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城市规划法》的两种适用:(1)完全适用的。是指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设市建制的市(包括省辖和地、州辖的市),设建制的镇(包括县城和县或市所辖的一切建制镇)。这三个层次构成了《城市规划法》所称城市。(2)参照适用的。是指尚未设城市建制的工矿区的居民点。这类居民点的基本特征是其社会生活方式和规划建设发展与城市大致相似。此外,由于城市规划工作的特殊性,在《城市规划法》的地域适用效力中还有一个特定的概念,这就是城市规划区。简单地讲,城市规划区是由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统一控制的区域,它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实际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是一个
    2023-04-22
    41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意见: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
    • 劳动仲裁规定的劳动仲裁适用范围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了劳动仲裁的使用范围,具体如下: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 个体户劳动合同适用范围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24
      个体工商户属于个体经济组织范畴,所以所有劳动法规定的用工条例都适合于个体工商户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 劳动合同适用于民法典的约定范围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
      1.不是。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规范的。 2.《劳动合同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劳动仲裁适用范围以及说明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1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