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受偿方出具的收据或收条就是证明。因某事或某种伤害,在某一组织协调下形成调解协议,当事双方或几方为当事人,协调方为调解人或见证人,签订调解协议。因某事或某种伤害,双方在事后自愿签订赔偿协议或和解协议。收条(收据)和调解协议或赔偿协议就组成完整的证明证据。
一、签了工伤赔偿协议书可以直接拿下来吗
1、如果该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已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前提下签订,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认定有效;但是如果劳动者能举证证明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变更或撤销情形的,可视情况作出处理。
2、如果该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未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形下签订的,且劳动者实际所获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可以变更或撤销补偿协议,裁决用人单位补充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
二、收条和收据的法律效力
一,关于收据、收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内容上合法,意思是收据和收条上记录的是真实存在的收支或借贷情况;二是在形式上合法,意思是填写收据和收条的过程是自愿的,没有欺诈、强迫等情形。
第
二,收据一般指已经印刷好的财务会计凭证,如果您提到的问题属于此类,按照收据的格式和项目要求,实事求是地全面填写、不留空项就可以了;
第
三,收条一般指在空白纸张上书写的证明材料,这就要求将双方的姓名或名称、收支或借贷的钱或货物的数量、产生收支或借贷的原因、是否有利息或保管费用、发生的日期、以及其它相关内容都记录在收条之上,并由双方签字和按手印。记载的内容越详细,以后产生纠纷的可能就越小。
第
四,收据或收条只要符合内容合法、形式合法,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为了使收据或收条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推荐三种方法:一是到区县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收据或收条公证手续(可到区县司法局询问公证处的具体情况);二是邀请与双方都熟悉、且关系良好、具有威望的人担任中间人,见证收支或借贷过程,并在收据或收条上签字见证;三是用手机将填写收据或借条的过程拍摄下来,增加视频和音频的证据。以上三种方法,办理公证的法律效力最强,拍摄填写过程的方法最简单。
-
交通事故赔偿费要写收据吗?
99人看过
-
撰写私了赔偿收条的实用技巧
73人看过
-
私了赔钱后,能收回赔偿吗?
149人看过
-
不见了私人章的私人收据怎么写的?
213人看过
-
没签定金合同,只写了定金收据,收据有效吗
315人看过
-
私了赔偿协议书需要约定吗?
490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借了钱要写借据吗? 私人借据怎样写正规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4写标题。 1、标题标明了该条据的性质,写上标题避免持有者在正文上方添加内容,标题书写在纸的顶部,与正文之间不要留空行。 2、正确的写法为“借条”。不要写成欠条和收条,因为在法律上含义是不一样的。(当然,属于欠条、收条的性质的不能写成借条) 借条的正确写法 开头与姓名。 1、开始要写上借款目的,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原因纠纷; 2、写上“现收到某某出借的”,表明实际收到现金; 3、出借人、借款人的姓名后附
-
买一二手门面收了定金,不愿卖了,只写了收据,无合同,不愿卖了,要赔付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4虽然无签订任何协议及合同,收据即可作为两方房屋买卖的要约,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合同.如果您在收据上写明收到买家定金,使用的是定字,而不是订字.根据民法典限定,如果您一方面解除买卖关系,应当两倍返还另一方定金,.如果是另一方不再买下该房,定金不退.如果您在收据上使用的是订字,那么只要退还买家定金即可.建议您还是以家庭其它人员不认可卖房不能解决过户为因,与买家好好商量解决吧,通常这样的借口从人情上说,买家
-
买房交了定金后需要写收据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24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是开发商违约则可以退定金,如果是购房者违约则不能退定金,如果是无法抗力因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也可以退定金。定金指的是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金额,具有担保性质。
-
开了收据还要写借条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5写完借条不需要写收据,借钱给别人,借条必须写,收据不需要写。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工伤赔偿书写错了可以私了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3行,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达成协议不履行的,或者协议未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前提下作出,或者协议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协议书已经送达发生法律效力,不可以起诉,但可以申请再审。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