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假的天数
产假多少天中国各地方和各单位对产假的长度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二、国家的新政策
根据最新修订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详情请查看本网相关常识文章或者咨询相关的部门。二胎产假符合国家和当地计生政策生育二孩,女方可以在享有国家规定98天产假基础上,再次享有所在地计生政策规定奖励的产假天数。各地计生政策规定奖励产假天数不一样,以当事人所在地区计生政策规定为准。产假工资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
三、二胎产假的相关规定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如果(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除了90天法定基本产假天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女职工能享受增加天数的产假。难产、多胞胎的因素,有《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文规定;但是,晚育、独生子女的因素,各地方的规定有所不同。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在广东省,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生育一胎但生的是多胞胎,不属于独生子女),增加产假35天。有些单位在女职工产假天数问题上自行制订标准,只要产假天数不短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更强,应当予以认可。至于产假期间男方能否休假照顾,在广东省,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不论是女职工产假,还是男方看护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
-
无锡产假2022最新政策158天吗
57人看过
-
158天是二胎产假的天数吗?
358人看过
-
最新研究:二胎产假时长是否为158天或120天?
264人看过
-
深圳二胎产假规定2017年最新政策是什么?
276人看过
-
二胎有产假吗?二胎产假政策是怎样的
425人看过
-
湖南二胎新政策2024最新湖南二胎政策
414人看过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
二胎新政策有哪些二胎政策内容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9我国目前已经全面放开三胎,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
重庆二胎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样的?二胎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非常的富裕,不少家庭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不那么孤单所以很多的家庭都希望可以有两个孩子,当然国家为了尊重人民的希望,在近年对二胎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这也就有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二胎政策,那么重庆二胎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样的?二胎新政策第十九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第二十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
-
山东二胎产假98天还是158天山西在线咨询 2024-04-03山东二胎产假不是98天,是158天。具体是:1、符合有关法律和本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规的产假外,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十五日陪产假,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2、而法定的产假天数是98天,加上现在法定的增加六十日产假,那一共就是158天。
-
2017二胎产假政策山东二胎产假是多少天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72020《山东省人口胎产假158天,根据我国《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要求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将产假增加60天,并给予男方7天的护理假。产假增加,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发放,福利待遇不变。
-
二胎产假新政策是什么?产假有多少天啊?如何休?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29全面“二孩”放开后,生还是不生,成为了许多育龄夫妇面临的重大选择。二孩母亲能休多长时间产假、休二孩产假是否会加重就业性别歧视等也成了热切关注的话题。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98天产假”,而大家关注的晚婚晚育假已经取消了,改为奖励性产假,由各地自行规定,全国无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