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抽回出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6:54:48 241 人看过

我和几位朋友注册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公司董事长马某利用其掌管公司权力的机会,将其投入的20万元擅自抽回,造成公司目前经营困难。请问杨晓栋公司法律师,公司成立后,股东能否抽回出资?马某擅自抽回出资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我国《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资金。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若股东违反上述规定抽回出资或股本,公司有权向抽回出资或股本的股东要求返还。因抽回出资行为而造成公司其他损失的,公司还有权请求其赔偿损失,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债权人相关文章
  • 股东抽逃出资,对未抽逃出资的股东应承担什么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需要返还出资本息,并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四条规定: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法》第二百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
    2023-06-13
    409人看过
  • 为何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按此规定股东不可退股,但可转让股权。公司成立后即作为法律上独立的人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独立享有财产权利。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是截然分开的,股东出资后就丧失对其财产的所有权而对公司享有股权。如若允许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肆意抽逃出资,这就势必侵犯公司存在的物质基础甚至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在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虽然法律禁止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但是股东并非没有任何退出的途径,除以注销股份或清算的方式收回出资外,进行股权转让应该是股东退出公司的最主要方式了。股权转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转让,即股东之间股权转让。股东之间进行股权转让只会影响公司内部股东持股的比例变化,并不影响股东之间信任关系,所以,我国公司法对此并未加任何限制。第二种情况是外部转让,即向公司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这种转让将会导致股东新成员
    2023-02-08
    101人看过
  • 股东出资款项可否经由“股东借款”方式全部抽回?
    一、股东出资款项可否经由股东借款方式全部抽回?股东借款的话,就会形成股东和公司的往来款。股东应当及时归还借款,不能一直挂着往来。如果以这种方式抽回的话,会涉嫌抽逃注册资本,是刑事犯罪。但是实务中这种做法很常见,一般是在审计的时候将资本转回。二、股东借款出资和股东借款的风险何为合法的公司和股东的借贷关系?1、认定构成抽逃出资的依据或者其基础,并非该借款通过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一表象,而是一旦这种借款通过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认定该借款可能是真实存在的;2、股东向公司的借款或拆借资金是否构成抽逃出资的认定,宜结合股东的主管方面加以综合权衡。若公司股东在设立公司之时,就准备在公司成立之后将公司的注册资本借回,而在公司成立之后,果然实施了将注册资本借回的行为,或者股东以借款或委托投资等名义,将注册资本抽回,并长期在公司往来帐上挂账而不将抽逃的资金返还公司,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出资。3、合法应当是指借
    2023-03-30
    408人看过
  • 抽逃出资的股东行为
    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司回购股东的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东通过虚假诉讼形式,抽逃公司资产东以公司名义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提供借款而不索还等形式,抽逃公司资产壳经营。抽逃出资的股东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四条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2023-07-04
    277人看过
  • 抽逃出资的股东是否享有股东权
    股东出资不到位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既然仍有股东身份,就应当承担股东义务,享有股东权利。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一、抽逃出资损害公司的合法权益能解散公司吗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是会损害公司权益的,其属于违法行为,抽逃出资的情形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二、违反公司法的主要法律责任是如何的违反公司法的主要法律责任有:1、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2、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
    2023-03-20
    233人看过
  • 登记后,股东不能抽回资本吗
    1、股东登记后不能撤资吗?公司登记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股东大会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能向公司主张回购出资的权利:一、公司不分配利润(二)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转让主要财产;(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股东大会通过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续。因此,公司成立后,除非属于法定的三大退股理由之一,股东不得退股,也不得要求公司退股,只能将其股份转让给他人。第二,股东撤资时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1。对公司的责任。公司可以要求撤资股东补足出资,撤资股东不能有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即撤资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不受限制诉讼时效。事实上,股东抽逃出资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是对公司承诺的违背。另外,股东抽逃出资会使公司的资本补充处于持续状态,即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因此,补缴出资责任可以突破诉讼时
    2023-05-02
    279人看过
  • 股东抽逃出资拘役多久?
    一、股东抽逃出资拘役多久?五年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哪些行为属于抽逃出资?(1)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4)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5)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三、抽逃出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①根据公司或其他股东的要求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
    2023-04-28
    433人看过
  • 其他股东对抽逃出资的股东的诉讼
    一、诚实出资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以维护公司的利益.二、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等主体侵害了公司利益,而公司怠于追究责任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相应的,胜诉后的利益归于公司。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请求监事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监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可以请求董事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若股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其他股东可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四、若股东提出的请求而监事会、董事会拒绝时或者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的时,为了公司的利益,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提起诉讼。在例外情况下,不立即提起诉讼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难以拟补的损害时,股东可以直接提起诉讼。一、小股东如何维权小股东的权益遭到侵害时
    2023-06-27
    221人看过
  • 股东被迫撤资算抽逃出资吗
    不算,退股是实践中的通俗说法,并非法律术语,通常是指撤资行为,但撤资是否属于抽逃出资不能一概而论。抽逃出资,是指发起人或股东没有足额缴纳出资的真实意愿,但为套取公司股份或出资额,在公司成立时先缴付出资,在公司成立后又将出资资金的全部或部分抽回的一种违法行为。公司法人撤资,这样不是抽逃资本,但是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公司股东是不可以随意抽回出资额的。股东擅自撤资的行为属于抽逃出资,公司成立之后抽逃注册资本的,对公司、股东、债权人均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股东不可以随意撤资。一、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怎么确定?1、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民事责任。股东出资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抽逃出资行为侵犯了公司财产权,公司依法享有返还财产请求权,抽逃出资的股东应当向公司承担返还所抽逃出资,并支付按其抽逃出资的数额和时间计付利息的侵权责任。如果抽逃出资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公司其他损失,行为人应当承担
    2023-03-17
    421人看过
  • 股东到底能不能抽逃出资
    股东是不能抽逃出资的。根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后,出资属于公司的独立财产,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一、公司成立中的不规范行为会导致哪些纠纷公司成立中的不规范行为会导致以下纠纷:1、设立中公司相关纠纷,发起人责任纠纷,包括发起人对外承担的责任和发起人内部的责任分担;2、出资纠纷,公司成立时股东出资不真实或成立后抽逃出资的,公司或者债权人要求股东补足出资或者在欠缴出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3、公司成立过程中的无效纠纷;4、公司成立过程中的欺诈纠纷。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二、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1.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
    2023-06-26
    462人看过
  • 判定股东抽逃出资的要求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1、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4、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5、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股东抽逃出资处理的方式有哪些股东抽逃出资的,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如果抽逃全部出资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返还出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2023-06-30
    316人看过
  • 何种行为为股东抽逃出资
    一、何种行为为股东抽逃出资(1)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2)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3)违反《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出资;(4)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5)公司回购股东的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6)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7)股东通过虚假诉讼形式,抽逃公司资产;(8)股东以公司名义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提供借款而不索还等形式,抽逃公司资产;二、抽逃出资的民事
    2023-04-27
    316人看过
  • 股东能否从资本公积中抽回资金?
    公司股东投入公司的划归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但反过来将“资本公积”转为对股东应付款则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并且,笔者理解,此种做法也和资本公积的含义、性质、用途相悖,与《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制度和规定不符。资本公积负数如何处理资本公积正常情况下不会为负数。但是当法定资本重估减值了;或者是将债券投资或者股票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一直暂时性下跌;或者是如果有外币汇兑差异的话,记账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者是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报有抵销等情况造成资本公积为负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
    2023-07-07
    392人看过
  •  抽逃出资后,已足额出资的股东能否行使其股东资格?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股东出资已足额的情况下,若抽逃出资,则股东资格可被解除。但需要抽逃全部出资的才可以解除股东资格,且在除名前,公司应给予该股东补正的机会。公司应催告该股东在合理期间内缴纳或返还出资,只有在股东仍未履行出资义务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间内仍未履行的情况下,公司才能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股东已足额出资,因此若抽逃出资,则股东资格可被解除。但需要是抽逃全部出资的才可以解除股东资格,且除名前,应给予该股东补正的机会;即应当催告该股东在合理期间内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只有该股东在公司催告的合理期间内仍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才能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股 东 抽 逃 出 资 可 否 解 除 资 格 ?股东抽逃出资是指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所出资的资金转移到公司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属于无效行为。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股东
    2023-09-04
    369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权人
    词条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债权人
    相关咨询
    • 股东出资可以抽回资本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3
      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出资后不能抽回资本。如果股东没有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完成出资义务,应当承担出资义务,并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股东采取虚假验资的方法虚假出资,存在虚假注册资金的行为。 如果股东之间难以共同协商一致,可以采取公司清算的方法,解散公司。 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出资后不能抽回资本。如果股东没有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完成出资义务,应当承担出资义务,并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股东采取
    • 股东出资如何抽出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2
      我国公司法采取法定资本制原则,股东抽回出资或者退股都会导致注册资本的减少,这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法》第35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公司法》第74条规定只有在三种情形下,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向公司主张出资回购请求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
    • 抽逃出资 股东风险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1
      抽逃出资股东风险 股东出资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必经程序。股东出资的结果,构成公司的注册资本,它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承担责任的基础。实践中,股东为了规避法律,逃避法律责任,往往会在公司成立时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转移财产等违法行为,而公司对外的民事活动引起的纠纷和诉讼,一般不会涉及到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审查,大多数是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公司无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不足时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能否抽回出资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组织形式。股东的出资是公司资产的基础,而股东抽回出资将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股东不能抽逃出资。 股东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变现。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
    • 阿姨公司股东危机抽逃出资,股东抽逃出资后变更股东可行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2
      变更或追加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是法院执行中使用较多的执行措施。被追加的股东常为此提出异议,执行法院在审理执行异议中着重审查以下三种情形:对于公司未经清算即被注销追加股东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20条规定:“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