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向公司借款不得超过多少钱
对于个人从所属公司进行借款,其借款数额具有明确的限制条件。
通常来讲,个人从公司取得贷款的最高限额受到其工资状况、公司自身的政策及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具体来说,经一般的约定俗成,个人所借资金的最大额度不得超越其签订合同时工资的三倍,并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之下,此还贷款额度都不应该超過20万人民币。
然而也不排除极个别情况,部分公司会依据其经济承受能力,适度提升至50万元的最大借款限度,但总体上来说,设定最高借款额仍以20万元为普遍标准。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个人借款申请,申请人还需向公司提交相应的担保措施,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以确保借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员工向公司请病假扣钱合法吗
在一般情况下员工向单位请病假了之后,单位不能以此为借口扣员工工资,否则的话单位的行为就是违法的,此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我国病假属于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要请病假的时候按照规定的流程来的,并且对于病假的期限有具体要求的即为合法行为。
《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员工向公司借款不得超过多少钱”,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员工困难向公司借款程序
414人看过
-
员工向公司借款,借条该如何写?
76人看过
-
员工向公司借款,公司应如何主张
151人看过
-
小贷公司融资不得超过多少额度?
399人看过
-
借款年利率不得超过
305人看过
-
公司扣工资不可以超过多少
89人看过
-
一般什么情况下公司扣员工工资不得超过多少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0公司扣员工工资不得超过总工资的20%。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工资不得超过工资的多少,罚款多少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0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 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违反其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罚款的行为,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克扣的工资。 拓展资料: 《
-
工程预付款超过多少不得付款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4工程预付款不超过合同金额的30%。 1、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 2、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计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性消耗部分应在合同中分别约定预付款比例。、 风险提示:预付款的特点 1、预付款的数额没有任何限制; 2、预付款为主合同给付的一部分,当事人关于预付款的约
-
公司可以向员工借款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27公司可以将资金出借给个人。《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所以对于符合公司章程规定或者经过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同意,可以将公司的资金借贷给他人。
-
公司向员工借钱不还应该怎么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6如果债务人借债不还的,当事人协商无效的,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所以,员工借公司的钱不还的,公司在协商无效的情形下,公司有权通过诉讼方式要求员工还钱,但是否提起诉讼,由公司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