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监护协议就是对被监护人执行意定监护时,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的协议,其目的在于保障被监护人和监护人的各项权利,相关情况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办理,避免存在违法的行为。
意定监护就是自己可以在意识清楚的时候,书面指定一个人,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分自己的财产、权利等。从效力而言,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予以适用。法律设立意定监护制度即是要尊重成年人自己的意愿,当然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意定监护协议无效或者因各种原因,例如协议确定的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监护协议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再适用法定监护。
律师补充:
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民法典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意定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监护人。
意定监护制度能够帮助很多老人解决养老问题,老人可以在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最信赖的子女来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如果老人跟子女感情不好的,还可以选择自己信赖的其它亲属甚至是朋友来担任自己的监护人。一旦老人失智、失能后,将由自己最信赖的监护人安排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及财产管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意定监护协议法律效力是什么?
159人看过
-
意定监护协议是合同吗?
428人看过
-
同性意定监护协议范本,同性意定监护如何办理
110人看过
-
意定监护协议书范文的格式是什么
425人看过
-
监护方式:协议监护与意定监护的比较
436人看过
-
什么是意向监护合同和意向监护协议
464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意定监护协议何时生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1选定好监护人后,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签订意定监护协议,为了防止以后发生纠纷,建议可以去公证处进行公证。“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后,等老人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监护人可以代理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这可能会引发一定纠纷,所以建议做好相关公证。
-
监护监护人协议书怎么写,有什么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4《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这里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
意定监护人是哪些?意定监护人协议又是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30意定监护协议是指成年人在尚具备意思能力时与自己信赖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订立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由被监护人的法定监护人代为订立,待被监护人法定或约定的受监护需求现实化后,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绝对丧失监护能力后,由受托人担任监护人,对其人身、财产事务进行照管的协议,性质上属附条件的委托合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订立意定监护协议,具备相当意思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为避免死亡或丧失监
-
同性意定监护协议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6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中国的监护制度分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两种情况。委托监护的监护人可以是所有人,而协议监护的监护人受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