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期限内当事人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审判决以后,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
根据判决书会说明被告的给付时间的,一般表述为:判决生效之日起或判决生效之日之内支付多少钱。
判决书说明给付日期,判决生效。届时被告不履行支付义务的,即凭判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到该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
二审判决略有不同,从二审判决时即为生效之日。凭一审和二审判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到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有效期限为二审判决之日起两年。
一、法院强制执行常见手段有哪些?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1.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2.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3.人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时,不得冻结被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内国家指明用途的专项资金。但被申请执行人用这些名义隐蔽资金逃避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冻结。
4.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办理冻结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5.划拨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划拨存款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不经冻结而直接划拨。
-
判决生效后是否必须强制执行申请
422人看过
-
强制执行程序:民事判决书生效后的申请步骤
458人看过
-
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申请可以进行多久
273人看过
-
判决书生效后应该在几天内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61人看过
-
二审判决书生效时间是什么,二审判决书生效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361人看过
-
强制执行申请书(一审生效)
177人看过
-
强制执行申请书和生效判决书在哪里拿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13民诉法原先规定,申请强制执行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被告所在地,一般来说是户口所在地,但是被告在其他地方居住满一年的,其经常居住地就作为被告所在地了。 新的民诉法规定,除此以外,还可以去被告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办理。 所以,你拿着生效判决书去这两处法院都是可以的。我认为,还是去财产所在地执行,成本更低一些,但是,你最好是事先有相关财产线索的。 另外,有些法院会要求你出示该案已经审结,且被执行人已经收到判
-
申请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原告不执行会怎样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71、原告能打赢这官司吗如果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打赢官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2、诉讼费是由原告还是被告出呢原告起诉首先得缴纳案件受理费;如果有财产保全,还要缴纳财产保全费。如果原告生活困难,还可以申请缓交诉讼费。如果原告通过诉讼赢了官司,上述费用由被告承担;如果被驳回,诉讼费由原告自己承担;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可以协商承担,如果法院调解结案或原告撤诉,可以减半收取。3、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还款可以吗如果你胜
-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判决后,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6可以向执行机关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超过6个月可以请求上级法院进行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一)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
不履行生效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62010年5月起,A、B进入某超市工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市也没有为两人缴纳社会保险费。2011年底,该超市以两人在工作期间经常擅自离开岗位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将他们辞退。A、B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超市为他们补缴社保费,并给予11个月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经仲裁,两人主张得以确认,但超市拒不履行生效仲裁裁决。无奈之下,两人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间,超市老板对于
-
离婚判决书生效后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离婚判决书下来后如何执行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19判决生效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你方必须提供对方有效财产线索,否则执行也会很困难。 1, 向做出生效判决或调解书的法院提交申请,要求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对于法院生效判决或者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取得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