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脱逃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刑法对脱逃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哪些
1、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怎么对脱逃罪量刑处罚,脱逃罪判多长时间
479人看过
-
脱逃罪刑事判决书
132人看过
-
逃脱罪量刑
222人看过
-
脱逃罪之刑法释义
152人看过
-
怎么判脱逃罪
469人看过
-
怎么判刑才能让犯罪分子无法逃脱处罚?
42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事脱逃罪的判刑怎么判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27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为人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构成脱逃既遂,应当立案。 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
-
什么是刑法脱逃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16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脱逃的目的是逃避羁押与刑罚的处罚。如果没有逃避羁
-
逃脱罪要判刑多久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8逃脱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分子,在逃避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逃脱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逃脱的,处五年以下或。这里呢,需区分逃脱罪的既遂和未遂的界限。逃出羁押监管场所,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是既遂。如果实施逃脱,在羁押改造场所就被发现了,或者虽逃出羁押监管场所范围,但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逃脱未遂。既遂和未遂是在量刑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情节
-
脱逃罪判刑多长时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27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我国刑法怎么规定脱逃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八十七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