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由哪些构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31 17:45:04 254 人看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侵犯个人公民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大量买卖微信号量刑标准买卖微信号量刑标准包括:1、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包括: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的客体是公民对个人信息享有的权利;3、主观方面是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向他人出售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综上所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
    2023-04-06
    492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刑法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
    2023-02-12
    102人看过
  • 什么是个人信息和隐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40万是否构成犯罪?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40万是否构成犯罪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增加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的规定,为了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在《刑法》第25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253条之一(以下简称“本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这是对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无端泄露的刑法回应。个人信息被不当采集、随意泄露、任意篡改、恶意使用乃至非法转卖牟利,不仅是对公民权益的严重侵害,而且一旦个人信息流人犯罪分子手中而引发盗窃、诈骗、绑架等刑事犯罪,会给公民造成二次甚至三次侵害,成为其他犯罪的源头犯罪。长期以来,我国刑法更侧重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侧重对个人财产权、生命权的保护,而缺乏对公民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从目前来看,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远非民事法律、行政法律所能抑制,因此,尽管我国尚未出台作
    2023-04-27
    185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
    2023-06-19
    194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有: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自然人或者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一、倒卖信息罪怎么量刑倒卖个人信息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具体可以比照欠款规定的进行认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
    2023-06-25
    435人看过
  • 构成侵害个人信息的要件是什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少年
    构成侵害个人信息的要件是,侵犯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客观方面是存在非法的窃取信息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并且属于故意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少年需要根据案件情节严重性确定。一、构成侵害个人信息的要件是什么构成侵害个人信息的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三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故意。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少年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
    2023-07-27
    445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区别是什么?
    本罪和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在主观方面相同,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也近似。但是,两者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是有明显区别:1、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只能是邮电工作人员;后者的主体虽然也可以是利用职务便利开拆或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邮电工作人员,通常主要是邮电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公民。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既可以是信件,也可以是电报或其他邮递物资;后者的犯罪对象则只能是信件。3、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既包括邮电部门的正常活动和信誉,也包括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后者则仅包括公民权利。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认定(一)本罪与无罪的区别不报、谎报安全事故,贻误事故抢救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追求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二)此罪与彼罪的区别1、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1)主体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是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
    2023-03-11
    142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满足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等条件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怎样认定生产治疗传染病的劣药的行为是犯罪生产、销售劣药的犯罪行为如下:1、客体:本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药品管理制度和公民健康权利;2、客观方面:本罪客观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主体: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二、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有哪四个构成要件我国没有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罪这个罪名,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的会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二、主观要件
    2023-04-01
    380人看过
  •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怎么判决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要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量刑情节的规定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
    2023-02-28
    137人看过
  • 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权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犯罪的构成要件
    一、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权利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权利有:1.信息决定权信息决定权,简称决定权,是指本人得以直接控制与支配其个人信息,并决定其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处理与利用以及以何种方式、目的、范围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权利。2.信息保密权信息保密权,简称保密权,是指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主体保持信息隐秘性的权利。3.信息查询权是指本人得以查询其个人信息及其有关的处理的情况,并要求答复的权利。对信息的控制与支配,必须首先了解哪些个人信息被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情况,特别是在此过程中信息是否被保持完整、正确与适时。4.信息更正权信息更正权,简称更正权,是指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主体对不正确、不全面、不时新的个人信息进行更正与补充的权利。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犯罪的构成要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犯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主体是一般主体;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
    2023-07-03
    369人看过
  • 个人可以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个人可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依照《刑法》第253条当中的规定来进行处罚。《刑法修正案》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一是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二是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三是加重法定刑,增加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修改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
    2023-02-23
    244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形有什么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形有什么?涉嫌犯罪条款的情形: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2、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3、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4、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二、公民个人信息认定标准是怎样的?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的法规。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
    2024-01-11
    385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之个人信息指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十七、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2-13
    193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要哪些犯罪构成
    侵犯通信自由罪需要犯罪构成如下: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岁即可构成本罪,不要求特殊身份;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通信自由;客观方面实施了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04
    15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民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例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适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定刑。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04
      可以构成我国《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在客观表现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都包括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25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公民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和家庭住址信息等、银行卡号、
    • 请问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2
      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是指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因此,我国法律规定,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出于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分子的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可以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对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当依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5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