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是指帮助他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者包庇他人,将赃物转移或者收购等行为都属于掩饰隐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情节轻微的,可免于处罚。有坦白自首情节也可免于处罚,情节严重,10万元获利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过帮助他人,隐瞒赃物等从中获利行为将从重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是多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是多少
根据《最高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指导意见》
从以下方面来看该犯罪的量刑。构成该罪的,首先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如果犯罪情节一般的,就是说没有造成他人重大伤害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可以考虑在三个月拘役或者是更高的刑种比如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从而依照上述的规定确定量刑起点,一般来说量刑先考虑刑种,再考虑刑期。
(2)情节严重的,就是说造成他人重大伤害,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可以考虑为期三年至四年的有期徒刑,在此区间内确定量刑起点,这是最基础的量刑,是考虑刑种之后再考虑刑期。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刑法中的相应条文,再结合根据犯罪收益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此罪如果出现窝藏行为、转移行为、收购行为、销售赃物行为。前述行为出现任一所达到的犯罪收益大于5000元小于或者等于1万元或者多次出现这种上述情形的,累计收益大约3000元以上小于或者等于6000元的,被告所判的的基准刑为罚金刑。
犯上述行为的且收益在大于1万元小于或者等于1.5万元或者多次犯上述行为的,犯罪金额累计收益大于6000元小于或者等于1万元的,则被告所判的基准刑为管制刑。
犯上述行为的收益大于1.5万元小于或者等于2万元或者多次犯上述行为的,累计犯罪的收益大于1万元小于或者等于1.5万元的,则被告所判的基准刑为拘役刑。
犯上述行为的2万元或者多次犯上述行为,犯罪所得累计收益达到1.5万元的,则被告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如果出现多次,应当像下述情况类推.即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犯罪所得隐瞒判刑期限
278人看过
-
最新隐瞒犯罪所得10万元立案标准
144人看过
-
隐瞒非法所得犯罪获利4万怎么判刑
419人看过
-
隐瞒犯罪所得是否会导致判刑?
80人看过
-
诈骗隐瞒犯罪所得十一万如何判
77人看过
-
初犯如何判断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
484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
隐瞒犯罪所得6200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71、可以委托律师争取缓刑,就是在家服刑,不用坐牢。2、量刑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3、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帮助,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减少您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
如何量刑隐瞒犯罪所得的所得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19法律分析 《刑法》中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量刑标准是:对行为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隐瞒犯罪所得判多长时间缓刑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06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隐瞒犯罪所都倒所得.接赃、会判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7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