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6 17:14:06 205 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一、执行法人是什么意思?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是人的结合团体,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组织的财产;从根本上讲,法人与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人实现自身特定目标的手段,是法律技术的产物。法律确认法人为民事主体,意在为自然人充分实现自我提供有效的法律工具。

二、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有哪些

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如下:

1、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依法产生和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和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被称为该国公民;

2、自然人的生、老、病、死按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法人不具备这一属性。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相比之下,自然人以个人本身为民事主体。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不同。

三、承诺是民事行为还是准民事行为?

承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不是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2: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民事主体如何行使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要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只能通过他人代理。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须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请求权对债务人的罚款等财产性行政处罚,不得申报。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财产最终将归属于债权人;此时若执行对债务人的财产性行政处罚,事实上处罚的是债权人,这样既不能达到行政处罚的目的,又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如果债务人因重整或和解而继续存续,处罚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执行原来的处罚决定。《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2023-07-20
    27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主体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人,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所有的诉讼主体都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主体的主体身份必然包括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身份。两者的区别:诉讼主体不仅在诉讼程序中有权承担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还有权行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失的诉讼行为。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概念的外延包括诉讼主体概念的外延。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特别认可的委托代理人。由此可知,一般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不起作用,因此他们只能成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诉讼主体,而不能直接称为诉讼主体。民事诉讼主体的不适格被告主体不适格,主要是指被告的身份、资格、权利义务、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没有诉讼主体资格。
    2023-08-18
    490人看过
  • 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一、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什么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行政机关,作为现代行政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行政指导一般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所以并没有强制作用的一个权利,是一种事实行为,适用法律优先原则。行政指导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为实现所期待的行政状态,以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措施要求有关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活动。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必须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导指导的可接受性。这种可接受性表现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主观上认为如果其接受行政指导,将会产生有利于其的法律结果。从利己这一人性本能出发,行政相对人对于可选择的行政指导,其必然会将自己利益在限定的范围内最大化。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指导对其可能产生不利结果,或者没有什么好处,他一般是不会接受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行为。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将正当性作这样的界定,是因为行政指导行
    2023-06-02
    338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一、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体情况如下:(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民事责任有哪些特征1、强制性。民事责任的强制性是其区别于道德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本标志。民事责任强制性的表现主要有两点:(1)在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时,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当民事主体不主动承担
    2023-08-08
    92人看过
  • 行政主体的诉讼调解行为是什么行为
    诉讼调解行为是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裁量的行为。虽然行政主体在诉讼时按照现代行政学理念,可以和相对人进行调解,行政主体在裁量权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但我们应认识到行政主体的行政权来源于法律相关法律知识:达成协议的诉讼调解行为是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行政诉讼调解协议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化解行政纠纷时的一种相互承诺,它意味着相对人承诺自己所提事实证据的真实性,行政主体承诺认可这种证据的真实性并将其作为自己调整行政意志的依据,相对人所提出的处理意见,意味着承诺如果行政主体采纳自己的意见将履行行政主体所设定的义务和放弃行政救济权,行政主体采纳相对人的处理意见,意味着承诺接受相对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行政诉讼调解中双方当事人愿意放弃争议权、化解纠纷的合意,无论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其实已经包含了得到履行并在不履行时由法定机关强制执行的期待。就行政主体而言,该事实行政主体只能作出该行政行为,不能作出与诉
    2023-04-28
    191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
    处分行为是我国法律上一个特别鲜明的概念,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涵盖大部分的生活方面。处分行为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其处分的客体是权利。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包括契约(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及单独行为(如所有权的抛弃)。一、物权取得的分类1、原始取得原始取得的含义是取得权利时不根据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原来客体物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只依法律规定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之上不存在所有权;这也就意眯着所有权的取得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而仅依取得人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行为即可。所以一般而言,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即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不存在他人的意志关系,或者说是该物权不因他人的意志关系而受影响。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2、继受取得继受取
    2023-06-23
    123人看过
  • 民法关系主体是什么,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一、民法关系主体是什么民法关系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1、自然人自然人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能否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司法解释又补充道,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且能保持当地生活水平的一般状态。(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
    2023-04-13
    315人看过
  •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吗举例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论主体。行政机关是国家赋予权力负责公共管理的组织,其算机关法人,其也是民事诉讼的主体,因为行政机关所做的决定负民事责任。行政机关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原因之一在于行政机关虽然是国家授权组织,其具有公共管理权力,但是也是机关法人也需要做出民事行为,既然能为其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二在于行政机关可以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诉讼,是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现,新政机关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下,在法律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正廉洁,保证自身队伍的公正性廉洁性,做人民信任的行政机关。一、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是谁?界定了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1、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原则上是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是现代行政管理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公权力,具有一般公权力所共有的特点。其主体必须是公法人,行政许可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实施主体原则上应当是行政机关。在我国,作为行政许
    2023-03-04
    423人看过
  •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主体是谁?
    商业秘密侵犯的主体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受企业委托的人员、根据合同要求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已离休或转调的企业离退休或转调的人员等四类。商业秘密侵犯的主体包括以下四类:1.企业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员、职工或临时雇佣工等企业内部人员;2.受企业委托并了解、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3.根据合同或权利人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商业秘密的单位及直接责任人员;4.已离休或转调的企业离退休或转调的人员等。 哪 些 人 可 以 被 视 为 素 材 中 商 业 秘 密 的 侵 犯 者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一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或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等依法行使公权力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经营活动中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享有的权利。因此,以下人员可以被视为素材中商业秘密的侵犯者:1. 未经授权获取、使用或者披露商业秘密的
    2023-09-10
    266人看过
  • 非法人组织为啥不是民事主体
    非法人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指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未经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在法律规定中就是指其他组织。一、自然人以及法人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1、代表不同。法人代表社会组织;自然人是单个人。自然人不一定有法人资格,是以生命和血缘为生存特征的单个人。法人不是个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2、民事主体不同。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3、属性不同。自然人具有自然属性;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二、比较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的概念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法人企业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是区别于自然人而言
    2023-06-20
    414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到底是以什么为主体的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可以是该罪的主体。非法行医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一、非法供应血液事故罪有什么构成要件非法供应血液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对象要件,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生产和供应血液制品罪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血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2、客观要件,客观上,本罪表现为非法采集、供血或生产、供血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3、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主观上,本罪只能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自己违反了相关操作规定,或者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从事采集、供应血液或者生产,仍然决心供应血液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
    2023-04-01
    446人看过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如何终止,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
    一、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如何终止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终止的方式非常多,例如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可以终止。约定的条件达成后可以终止,出现法定情形时可以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六十条【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二、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要素,只有心智健全的自然人才能预见其行为的后果,并作出维护自己利益的判断和选择。因此,法律要求自然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具备与该行为相适应的民事行
    2023-04-19
    474人看过
  • 什么是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当然无效。所谓当然无效,即不问当事人的意思如何而当然不生效力,既不需要当事人主张其无效,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当然,无效民事行为的当然无效,虽然不需要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裁判,但当事人对其是否无效有争议时,可以提起确认之诉,请求法院予以认定。完全无效。所谓完全无效,指民事行为虽然具备了全部成立要件已经成立,但因为欠缺生效要件而实际上完全不发生当事人所欲发生的法律效力。应当注意的是,无效民事行为的完全无效是针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言的,并不妨碍它发生该民事行为效果以外的其他效果。例如,在具备侵权行为的要件时,将发生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自始无效。无效民事行为,因为不具备生效要件,自该行为成立之日起即为无效,这与行为成立即已发生法律效力,而后因解除或者撤销再归于无效不同。确定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不仅其成立时不发生法律效力,以后也绝对没有再发生法律效力的可能。这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可
    2023-05-07
    393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搜查公民身体的行为
    一、什么是非法搜查公民身体的行为1、非法搜查公民身体,即为没有搜查权利的人对公民身体实施搜查的行为。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该罪的,从重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二、非法搜查和私闯民宅的区别有哪些1、非法搜查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区别是侵犯的对象不同。非法搜查罪包括他人的身体和住宅,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对象只能是他人的住宅。当行为人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时,和非法侵入住宅罪一样,也违背权利人的意思,侵犯了他人住宅的安宁权;
    2023-06-12
    222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合同是什么主体间的民事法律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6
      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协议。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上述主体可以协商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上述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 民事行为体现的是民法什么意思?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2-13
      民事行为的意思是当事人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要有效,则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民法总则规定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与区别主要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2
      一、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一)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联系: 1、二者都是当事人的表示行为; 2、二者都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只有做出表示才具有法律后果。 (二)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在
    • 无效的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吗,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9
      无效的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产生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等。
    •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与行为人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0
      罪体主体: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行为是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枉法裁判。这里的违背事实和法律,是指不忠于事实真相和不遵守法律规定。民事审判,指依法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包括民事案件、海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行政审判,指适用行政诉讼法审判案件的活动,即行政案件的审判。裁判,包括判决、裁定和决定。枉法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