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生产、销售假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都是犯罪行为。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犯罪主体体系中都很重要。单位犯罪认定必须遵循和适用各项基本原则和总则性规定,以及具体单位犯罪的规定。
以下是几种罪名的改写: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单位或个人吸收公众存款并收取资金,未用于合法目的的行为。
2.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单位或个人为无实际交易的第三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嫌违规行为。
4.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是指单位或个人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频率,发布教育宣传信息,扰乱无线电通讯秩序的行为构成该罪。
但是如果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都是犯罪主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犯罪认定必须在犯罪构成理论指导下,遵循和适用各项基本原则和总则性规定,遵循和适用关于具体单位犯罪的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目的,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该罪行的相关规定包括:
1. 犯罪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单位犯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客体方面: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3)客观方面:
①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
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目的;
③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④扰乱金融秩序。
2. 刑罚:
(1)单位犯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个人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3. 加重处罚情形: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①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②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③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①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②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4. 量刑标准:
(1)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给存款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以上是对几种罪名的改写,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生产、销售假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其中,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在犯罪主体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单位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了严格的刑罚和加重处罚情形。在量刑标准方面,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和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数额是重要的量刑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虚报注册资本罪】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2021年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情况概述
145人看过
-
累犯分类概述
202人看过
-
商业犯罪类型的概述
76人看过
-
单位犯罪在刑法中的规定概述
332人看过
-
八种严重暴力犯罪的分类概述
287人看过
-
我国单位犯罪处罚原则概述
58人看过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
上述行为不成立单位犯罪的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7浅见供参考。 1、刑法、刑诉法及司法解释均没有“雇佣犯”的解释,只有主、从、胁从之分。 2、要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即是否明知是违法犯罪行为而有意去做。 3、区分主、从要按刑法规定执行,而不应从获利大小考虑。本律师意见以认定为从犯为宜。
-
单位犯罪杀人的概论,单位犯罪杀人严重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规定:“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
-
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分类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7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
-
法律规定单位犯罪的分类是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31犯意的种类不同。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以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还可以都表现为间接故意。
-
行贿类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1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第389条、第390条规定的个人行贿罪处罚,即犯行贿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