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信托产品“馅饼”成“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08:41:08 76 人看过

导言:近期,信托理财收益节节走高,最高收益率竟接近8%,近期发行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也直逼10%,这在当前股市持续走低和楼市风光不再的背景下非常抢眼,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注意力。

而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要选择发行机构、担保机构实力雄厚的产品,且保本条款在信托产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预期收益很诱人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6月17日至6月27日,共有19家信托公司发行了31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再往前推,今年第一季度,共有36家信托公司推出了206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比上一季度增加50款,环比增长32%。从产品期限看,除了证券投资类产品外,其余产品期限基本都在1至5年或2至3年期,有73款,占本季度发行的35%。

在众多信托产品中,房地产信托产品大受投资者关注。近日,某银行打出广告:优质地产信托项目,理财起点100万元,期限647天,计划年收益率8.5%。或许是为了调动投资者的热情,银行还特别注明额度有限,敬请预约的字样。

信托理财受追捧与其收益表现脱不开关系。据展恒理财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信托产品表现出众,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7.52%,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5个百分点。即便预期年收益率最低的信托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也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近3个百分点。记者从国内一家信托公司了解到,一款正处于募集期的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总募集规模为3.2亿元,投资期限为2年,认购金额在100万元至3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5%;认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

虽然信托理财产品很热,但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近期已经开始对银信产品的发行规模进行严控,即要求部分银信产品规模与发行增速居前的十多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业务规模,相关信托公司以后每月开展银信业务的规模不能再超过5月份的数据。

合伙投资有风险

根据规定,信托产品有200份的上限规模限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信托计划募集1亿元,那么每份至少分为50万元;如果是10亿元的信托,那么每份信托至少要达到500万元。而一些高端信托产品,募集的资金更多,门槛相对也就更高了。

信托产品的投资门槛越来越高贵,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兴叹。于是,一些投资者拼凑在一起,合伙买一份信托。投资人何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合伙人。他和其他朋友购买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每份门槛500万元。

我一直都比较看好房地产长期的发展,今年楼市新政出台后,房地产市场有些低迷,所以这个时候买进房地产信托产品作为长线投资,特别是预期收益率现在挺诱人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买信托,关键是看信托产品操刀人的资质和水平。

不过,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郑艺提醒投资者,如今,众多信托理财产品充斥市场,投资者在选择时,首先要看理财产品的受托人,即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体系、管理团队、历史业绩等情况。其次要了解清楚这个信托的具体交易结构和后期管理情况,也就是说,信托财产的具体运用、投资方向、运作期限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流动性、平均收益率怎么样,是否保本,保本条款一定要细看。

金融理财师林晓芳告诉记者,信托产品不同于其他理财渠道,其投资周期不长但流动性较差,而且投资门槛不低,信托理财产品更适合中产阶层进行中期的资产配置。作为有钱却没有时间打理的这部分投资者,资产配置时需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又要注重一定的收益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5: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
  • 返券促销,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目前,各大商场紧紧抓住春节等节日商机,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然而,上海市消保委发现,曾经隐退一时的返券促销又有回潮,其主办者不乏市中心商圈的大店、名店。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返券促销暗藏强制消费陷阱,请谨慎参加。返券促销的一般做法是商家给予购物达到规定金额标准的消费者购物抵用券。这种做法表面上符合买得越多优惠越多的商业惯例,实际上经营者往往在抵用券的有效期限、购物范围以及最终解释权等方面设置重重关卡,以达到强迫消费者消费的目的。一些消费者坦言:购物返券似鸡肋,常令自己犹如券奴一般陷入消费连环套,不及时使用将白白浪费抵用券,使用了却不得不再掏钱买下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在此种连环套下,消费者究竟获得了多少折扣优惠已变得模糊不清,实难明明白白消费。从法律的角度看,返券促销活动违反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关于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得违背消费者的意愿搭售商
    2023-06-07
    293人看过
  • 警惕合同陷阱购房遇“房托”
    近日,太原市民高女士真是愁眉不展,先是遭遇房托,之后天上掉下一份买房合同完全打乱了她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房子惹的祸2009年8月22日,高女士经朋友介绍到易佳房地产公司看房。通过筛选后,她看中山东省威海地区凤凰湖C区一套总价24万元的海景房。当天,该公司便组织她和另外两名买房人一起赴山东实地看房。房产证纠纷怎么处理惊公司员工扮演房托根据高女士回忆,在看完房子后的第二天即8月23日,她还在考虑,但是同车的另两位买家觉得这房子价格便宜,地理位置又好,同行的两人如此热衷并看好这套房子,无形中让对房市并不了解的高女士头脑发热,于是她也马上决定和当地房产开发商——赤山集团有限公司(易佳房产公司与其是合作关系)先签订一个认购协议书,并根据协议内容缴纳了定金2万元(算作首付的一部分)。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导致的结果让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当年9月份,高女士再去易佳房地产公司办理余下手续时,竟然意
    2023-06-05
    458人看过
  • “馅饼”变陷阱180万合同分红是泡沫
    一次缴36万买保险,至少能拿回180万!本以为这是美味的馅饼,没想只是套人的陷阱——暂住南岸的龚女士,在交了36万余元,美美地坐等收利时,近日却收到了保险公司的催款通知:她一共得交180余万元来买这份保险,若退保,此前的36万则只能退9万缴了36万,坐等分红,等来催款通知今年2月,龚女士接到新华保险公司打来的催款电话。对方称自己购买的荣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到了交费时间,应交36万余元,请她尽快到保险公司交费。龚女士很诧异:我去年买这款保险时就已经一次性付了全款36万多,怎么还要交费?次日,龚女士儿子章先生翻出保险合同仔细查看才发现,自己交费发票上写着2011年2月投保时交的36万余元仅仅是首期,合同中也对交费方式也勾注了年交,交费期限为5年。这样一来,她买这份保险一共得交180多万。这让龚女士母子大为震惊:当时业务员给我们介绍保险时,说的只交一次费——2011年2月,龚保险公司业务
    2023-06-09
    420人看过
  • 警惕委托代理招投标陷阱
    时下,一些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招投标时,热衷于委托中介机构代理招投标。诚然,如果代理公司整体素质好、严格奉公守法,应该说此举不失为一剂良方。可是,有的代理公司情况却不是这样,雇几个有学历的人,收罗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办个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便开始挂牌经营。就是这样的公司,在实施招投标代理过程中,常常打着公平、公正的幌子,与少数投标人或与个别政治素质差的业主负责人相互勾结,暗箱操作,违规招标。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在制作资审及招投标文件时故意预留空间,将一些重要内容和要求有意遗漏,并将这些遗漏内容告知有关系的投标人。当规定的提交资审、投标文件时间快到时,他们突然下达资审、投标文件补遗书,要求投标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交遗漏部分内容或资料。这样由于大多数投标人没有时间和思想上的充分准备,无法满足中介机构的要求而被淘汰出局。而那些被提前告知的投标人就名正言顺地获得了投标资格或
    2023-06-07
    402人看过
  • “零利润”装修样板房是馅饼还是陷阱?
    “零利润”帮你装修房子你听说过吗?最近记者听到一些家装公司向记者介绍这样的装修模式:公司“零利润”帮业主装修房子,以后房子就作为公司的样板房。“零利润”装修?真的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吗?昨天,记者见识了基本完工的“零利润”家装住房,也大概明白了:“零利润”究竟是什么意思。家装提醒:“零利润”装修防低价陷阱面对有可能存在的低价陷阱,消费者到底该如何防范呢?颇有装修经验的郭先生建议消费者,让装修公司实地量尺寸后再报价,或者实行一口价,可以避免装修公司低报价高结算。所谓低报价高结算,就是装修公司设计人员仅凭一张平面图报价,由于平面图面积可能与实地面积存在较大误差,一般装修公司在签订合同时,都会在合同上标明以实际装修面积为准,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结算款远远高于报价款。因此,郭先生建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之前,最好要求装修公司到现场测量尺寸后再报一个准确价格,或者就在合同上注明报价结算一口价,不管实际面积多
    2023-06-05
    53人看过
  • 天上“掉下”免费美容是馅饼还是陷阱?
    眼下,不少精明的商家把免费当作一块招揽生意的牌子,让消费者暂时尝到一点并无实际意义的甜头,进而被迫大掏腰包进入实际消费。刚高中毕业没有社会经验的花季少女小洪,就因此掉进商家的免费陷阱而大大破费。近日,小洪在天一广场逛街,经过某大楼被一美容店营销员拦下,请小洪帮忙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并以一次免费面部护理为奖励。正处青春期的小洪脸上长了一些青春痘,她满怀期待推开美容店的大门,店长、美容师热情接待,温馨的服务,熟练的按摩手法,外加一番循循善诱,心动的小洪支付了4000元办理美容卡。做了一次美容卡护理后,小洪觉得物非所值,想到这4000元是她辛辛苦苦做家教赚得钱,非常后悔,打算有空就去店里退卡。几天后小洪来到美容店,店方人员巧舌如簧,说动小洪继续做美容护理。在护理期间店方人员又挑说小洪身体机能不好,继而用特优惠价推荐年仅19岁小洪购买保养胸部的商品以及胸部、卵巢等护理卡,本打算去店里协商退款的小洪又
    2023-06-07
    363人看过
  • 购买商品房要警惕五类陷阱
    在楼市异常火爆的情况下,商品房交易中也开始出现一些陷阱。宁夏工商部门提醒广大购房者,在购房时应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和销售商提供齐全的五证二书,警惕购房的五类陷阱。据了解,这五类陷阱是指合同未见到,预付款先交;玩弄文字游戏,签订不公平合同;优惠未到手,要求购房者先付定金;虚假介绍,不符事实;交易不成,照样收钱。针对以上五种陷阱,工商部门提醒购房者,在弄清楚开发商是否具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索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区分定金和订金的不同。
    2023-06-10
    440人看过
  • 警惕买房三大陷阱
    对大多数市民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如果稍有疏漏,对以后的居住很可能带来不便。因此,在选择楼盘、签订购房合同以及与房屋中介打交道时,都要慎之又慎,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容易疏漏的地方。小心配套虎头蛇尾配套设施虎头蛇尾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在房屋销售时看似正常运作,实则难以完全达到的地方,这就需要购房者仔细识别。应对绝招:购房者应冷静分析楼盘的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许诺可提供免费交通车,那这种免费是永久的吗?二是调查楼盘宣传中的相关教育设施,比如小区幼儿园等是否已为教育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合同空白处猫腻多一些购房合同中可能会有空白的地方。这为开发商作弊提供了条件。应对绝招: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画上横线,防止对方在空白处私自填上对其有利
    2023-06-10
    143人看过
  •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
    警惕移民三大陷阱无论是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抑或纯粹为了享受轻松闲适的生活,近两年,曾经只是极少数有钱人专利的投资移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但是,在求助于移民机构、移民顾问时,一些过于优厚的待遇却让他们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包办热门国家与前些年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同,近些年随着美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开放投资移民大门,国人在选择移民国家的问题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而能够包办所有热门移民国家的机构竟也随之而来。无论是美澳加,还是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只要客户有需求,移民顾问统统大包大揽。揭秘:消费者选择移民中介机构时,首先要认准有资质的公司。移民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必须获得公安部门颁发的特许经营执照后才能够从事移民服务。而且,按规定这个执照必须悬挂在公司门口最显著的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亲自到准备委托的这家机构做个实地考查,无论其办公环境
    2023-06-05
    284人看过
  • 警惕有奖竞猜陷阱
    阿拉善盟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有奖竞猜陷阱。该消费警示中说,目前有一种通过电话信息台和手机短信息进行有奖竞猜的活动,观众只需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或者猜测某项比赛结果,甚至无须回答任何问题,只要发送短信息、拨打信息台,就有机会参加阿拉善盟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有奖竞猜陷阱。该消费警示中说,目前有一种通过电话信息台和手机短信息进行有奖竞猜的活动,观众只需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或者猜测某项比赛结果,甚至无须回答任何问题,只要发送短信息、拨打信息台,就有机会参加抽奖,赢取奖品。据介绍,此类有奖竞猜活动,很少有公证机构参与,完全是组织者按照自定的程序、规则抽取中奖者,真正的赢家只能是信息费的收取者,即运营商、服务商、节目制作方。参与活动的人数越多,活动组织者赚取的信息费就越多。这种有奖竞猜活动的获奖人数一般不按比例设定,而是每次竞猜固定获奖人数,一次活动大多只出
    2023-06-08
    200人看过
  • “健康消费”警惕陷阱
    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健身房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哈尔滨市消协提醒,办理健身卡时要冷静理性,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书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警惕服务内容不明确、最终解释权归本店等消费陷阱。元旦前后,众多健身机构借着健康消费的东风做起了促销,利用免费体验周买十送二不满意就退款等各种形式吸引顾客。家住香坊区的金女士在这种大规模促销攻势下,办理了一张按年计费的健身卡。不久,金女士接到通知说店里年底装修。当时也没签协议就交钱了,就给了一张卡。现在说需要暂停营业十天,但对于我们这种办理年卡的顾客怎么补偿一直没说法。金女士说。据了解,健身卡多以预付费的方式办理,按年或按次消费。健身消费发生争议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服务质量、消费合同变更等情况。由于部分消费者在办理健身卡时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造成出现问题后索赔难等情况。哈尔滨市消协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选择健身场所时,最好
    2023-04-24
    345人看过
  • 做微商警惕陷入知识产权陷阱
    1、专利权无效中国专利申请分为3种类型: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10年)、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期10年)。专利申请授权以后,是需要每年按时缴纳交费的,且年费随着年限呈上升趋势。有许多申请人,申请授权以后,只缴纳第一年年费,顺利拿到国知局下发的专利证书。以后就不交年费了。但是却一直拿着专利号导出招摇撞骗。为什么企业在产品包装宣传上喜欢写上已经无效的专利号呢?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会觉的,哇,这个产品是有申请专利的啊,肯定有技术含量,正规有保障。却不知,企业偷偷的鸡鸣狗盗了一把。2、乱用®;标志许多人对®;有误解,认为有这个标志的产品意味着从原料采购开始就要严格把关,否则产品质量不过关怎么能通过认证。可是实际上,®;仅仅表示商标注册成功后可以使用的注册商标标记;也就是说拿到®;表示该企业可以用这歌商标,但无法保障质量,因为质量认证并非商标局的权利和义务。
    2023-03-29
    449人看过
  • 网购警惕诈骗陷阱
    如今,网上购物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物美价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网购陷阱,让消费者上当受骗。乐亭民警提醒消费者警惕网上购物中的五种诈骗陷阱。陷阱一:制造虚假网络链接,植入木马。消费者与卖家商定价格后,卖家会发一个付款的网络链接,此链接却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买家应仔细区分链接是否为真正的购物网站,确认后方可付款。陷阱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目前,网上制假售假的现象较为常见,一些网店被各种假名牌充斥。陷阱三:大肆宣传、奖金诱惑。不法分子利用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浏览其网站。一些网店还打出了攒积分换奖品的招牌,但其奖品最终还是要付费的。陷阱四:蓄意提升信誉值、迷惑消费者。许多消费者认为信用度高的网店,货物质量就有保障。然而,一些不良网店利用专门帮助卖家炒作信用的黑色产业链,提升信用度,人为炒高,欺骗消费者。陷阱五:利用银行卡诈骗钱财。网上交易一般为银行卡支付,不法分
    2023-06-07
    340人看过
  • 在商铺投资热潮背后是陷阱还是馅饼?
    俗话说:“一铺养三代”。在稳定收益五年回本、买一铺,就开始了幸福人生路等等商铺诱人广告面前,许多人从有风险的股市、基金中退出,加入购买商铺的大潮。在商铺投资热潮背后,果真是黄金遍地吗?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在开发商鼓吹的“高回报率”诱惑下,往往纠纷频发。“冲着最好的地段,最优惠的价格,我投资了商铺。可是现在钱出了,商铺却成了别人的。最后法院还判决我偿还银行的贷款。”6月19日,赵先生见到记者后,吐出了一肚子苦水。2004年8月,赵先生在太原市五一路某黄金地段购买了某公司开发的商铺。因为地段非常好,当时一平方米价格为13800元。赵先生首付了157800元,选择了银行十年贷款220000元,购买了此地段30多平方米的商铺。“开发商当时承诺,只要我交了首付,可以每季度给我返还租金。我算了一下,除了银行利息和贷款外,我每月还能赚76元。没想到我交了首付后,开发商不按合同执行,先是交房
    2023-06-10
    273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品
    词条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产品
    相关咨询
    • 选择旅游项目需警惕哪些陷阱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13
      旅游陷阱 陷阱一:导游带去的地方不要买东西。 陷阱二:旅游纪念品千万小心。绝大多数是假的,价格虚高。应该说100%是假劣货。 陷阱三:旅游套票 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卖自愿,卖卖不成情谊在,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而当今除了门票狂升,无耻美其名什么保护文物,还搞出个套票。就是把你喜欢不喜欢的旅游点门票捆绑卖给你,价格高得惊人,而且其中混杂不少不值一顾的伪劣产品。而那些套票,只是当天有效,实际上你根本
    • 怎样避免商品房买卖合同警惕九大陷阱?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7
      一般来说,在签订《认购协议书》前,由于经营者未提供《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作参考,使消费者不能全面了解自已交付定金的担保内容。正式签约时,由于已交定金,迫于不退定金的压力,消费者往往只能委曲求全,签订不平等的格式条款。这种在不知情前提下签订“认购协议”的做法对消费者天然不利,加重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显失公平。经营者用“消费者清楚知道等字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更是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
    • 买房需要警惕哪些陷阱买房须知道的六大陷阱以及应注意的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于普通购房者或刚需族而言,买房就相当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半辈子辛苦积攒的财富,因此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当心,但如果不注意以下6大陷阱,如果没有提防这以下买房陷阱,期待”则可能变成失望,让你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开发商在宣传中最爱用尊享人生”奢华园林”幼稚配套”这些词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可能在收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所谓的
    • 签订购房合同需警惕的陷阱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3
      签订购房合同需警惕的陷阱: 1.在认购书里没有注明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 2.合同主体认定不明; 3.不要轻易在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上签字; 4.约定提前交纳部分费用; 5.卖方解除合同应约定明确。
    • 购买二手房警惕哪些陷阱,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30
      1、低价的假房源假房源最常见的就是价格虚假,故意标低价来吸引客户 2、房子的产权性质 3、房子离地铁很近 4、买房后发现房子还是出租状态 5、买房后发现原业主户口未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