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农业保险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3 17:05:09 75 人看过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国十条和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涉农部分予以规范。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开启了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的前奏;2004年~2010年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蓬勃发展的阶段,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发展农业保险,要求各地探索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并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些文件构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正式制度,为其发展提供了制度约束和方向指导。

2004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呈现持续萎缩的状态。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才开始扭转其停滞甚至倒退的发展状况。该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这表明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后,农业保险纳入了国家战略考虑。随后,中国保监会先后批准了4家农业保险公司成立,并在全国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公司自办、为政府代办和与政府联办农业保险业务。秉承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这两份文件奠定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并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农业保险终于扭转了多年萎缩的局面,实现保费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94.8%。

顺应这一发展势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在保险业努力做大做强的历史机遇下,2006年国务院通过了著名的国十条,其中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政策部署:明确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地位;指出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步骤地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提出要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的方式、品种和比例,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业务继续上扬,实现保费收入8.46亿元,赔款支出5.84亿元,农业保险保额达733.21亿元,成效显著,充分显示了政策性保险的优越性。

在取得2006年积极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要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提供保费补贴政策的切实推动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在2007年获得长足发展。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7年初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近年来发展三农保险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保险业的发展却远远未能满足广大农村市场的保险需求。基于此,中国保监会再次把发展三农保险、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确定为2007年保险业的发展重点。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124%,发生赔款1.56亿元,同比增长240%,农险为投保户提供的保险保障金额高达355.62亿元。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2007年农业保险试点取得的成绩,要求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同时提出,要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建立健全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支持发展农产品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农业保险发展一度受到很大挑战,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依然获得了较快发展,试点工作依然获得了较好成效。2008年,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由6省区扩展到16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国保险业共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的风险保障,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97%以上的农业保险业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保费补贴,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壮大,给具有弱质性和弱势性的农业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为此,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农业保险提在较高位置,提出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从机制、模式以及具体的险种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保险提出了要求,也是很大的期望。2007年~2009年在试点基础上,逐渐扩大和完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根据以上对于农业保险相关政策文件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历届政府都将农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态度积极明确,并逐步构建起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农业保险也在此指导下蓬勃发展起来。但无论是国十条,抑或中央一号文件,均以宏观统筹的视角进行方针性指导,太过原则化,难以指导实际操作。例如,在政策补贴规范方面,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历年都述及政府补贴问题,但只是提纲挈领地提出要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进行保费补贴,这就导致两个问题:其一,由于缺乏具体规定,不便于统一监管。各地政府按照自行制定的条例进行操作,监管机构无规可循、难以监管,使得补贴款项最终往往很难落到实处:其二,对政府补贴的补贴力度、补贴范围及其他补贴形式都没有述及,比如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导致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政策时无规可依,难以将补贴制度落实,形成固定的长效机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0日 09: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农业保险相关文章
  • 解读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
    生育保险篇生育保险对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妇女的职业和性别歧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确定为7万人,到2005年,力争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生育保险采取三统三分的政策生育保险经办业务并入各级医保中心,采取三统三分的政策。即统一参保、统一缴费、统一管理;分别费率、分别立账、分别支付待遇。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保持一致。从今年起,凡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都要按规定参加当地的生育保险,同时,要与基本医疗保险一并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率确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0%《湖南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规定,生育保险费率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生育保险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0.7%以内。根据测算,我州生育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为确保我州生育保险顺利实施,经报请省政府同意,我州作为省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调高费率
    2023-04-23
    276人看过
  • 我国保险企业退出市场的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保险企业退出市场乃至被宣告破产,将成为我国保险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保险公司的破产不仅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也将使大量的保单持有人面临失去保障的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因保险公司经营失败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是保险经营及监管所面临的新课题。一、保险公司退出市场的原因现代保险业的经营对象本身就是风险,风险既有客观性又有普遍性。而且保险公司在承保各类危险后,还将面临着获得收益或发生损失的经营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危险的存在也必然会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此外,我国保险市场中存在的资本充足率低、不确定的政策性风险以及监管的透明度欠缺等,都会对保险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从监管政策来看,以前我国保险监管执行的是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方针,随着2003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的颁布,正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转变,并要求各
    2023-04-23
    231人看过
  •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一)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存在严重缺失鉴于农业保险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和内在的风险性,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保险时均先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如美国在1938年制订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在1928年通过的《农业保险法》,以及1947年出台的《农业灾害补偿法》,都对其国家的农险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然而我国除了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简单规定外,至今有关农业保险的具体法律、行政法规仍未出台。这是造成农业保险陷入发展困境的最根本的制度原因,导致农业保险法律地位不明。因此,健全我国农业保险法规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制定了农业保险的法律规范,农业保险才能依法经营。所以,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应尽快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使农业保险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二)农业保险在国家农业保护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认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2023-05-05
    264人看过
  • 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保护的根源就在于法律制度上的缺位。(一)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我国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有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也应注意,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利益保护、社会竞争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的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保护,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农民的受教育权、身份平等权、迁徙自由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最普遍的社会权利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而言,在户籍身份上,农民进城打工受到各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在选举权和受教育权上,我国广大农民及其子女并不能充分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社会保障上,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再分配政策基本上没有惠及农民,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国家给予城镇居民那样全方位的保障。第二,农民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特别是农民的
    2023-06-12
    203人看过
  • 我国农村医保都有哪些制度
    一、广大农村应因地制宜,分地区、分阶段地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东部沿海农村及城市郊区等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富裕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应采取措施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及服务网络,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应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体制可以向城镇过渡,甚至结合。在中等和较发达地区,可以在发展和完善现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再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目前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不足,要积极改进和创新,并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同时创造条件推选一些农村医疗保险险种,逐渐扩大范围,使社会保险体系覆盖绝大多数居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重点是抓好脱贫致富工作和社会互助与优抚工作的开展,先解决温饱问题,同时鼓励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建立合作医疗保险。二、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具体操作(一)建立新型的
    2023-05-09
    142人看过
  •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制度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我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国家规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标准?国家强制规定给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二、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具体是指哪些社会保险具体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
    2023-03-26
    249人看过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50年来逐步完善
    今天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50年来,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1986年到1998年底,全国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者累计达到821万人。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为了配合推行劳动合同制、允许辞退违纪职工、试行《破产法》等一系列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于1986年、1993年相继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建。1999年1月22日,我国又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使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创造了条件。截至1998年底,我国共有60多万个单位、7928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998年全年有15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其中63万人当年实现再就业。1998年还对149万企业困难职工发放了一次性救济金。自1986年到1998年
    2023-06-09
    290人看过
  • 解读英国亲属扶养制度
    英国亲属扶养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970年制定的《婚姻诉讼和婚姻财产法》中,包括夫妻之间扶养和父母对子女的扶养。一、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在英国,1970年《婚姻诉讼和婚姻财产法》、1978年《家庭诉讼和婚姻诉讼法》、1973年《婚姻诉讼法》以及1996年《家庭法》对夫妻扶养义务和夫妻扶养协议做了具体规定。根据英国法,夫妻供养的责任只限于对配偶提供合理生活费,扶养费是配偶的合理生活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应相互承担扶养对方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此义务,另一方可以诉至法院;夫妻分居或离婚后,法庭在离婚诉讼和其他诉讼中可以发布命令,要求夫妻一方向其配偶和子女提供生活费,使其配偶能够扶养自己和子女,并能维持必要的家庭生活开支,如果夫妻一方故意不提供扶养费,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发布命令,以督促对方提供扶养费,法庭发布的扶养配偶的命令,在要求发布命令的一方再婚后失效。另外英国1970年的《英国婚姻诉
    2023-04-23
    256人看过
  • 怎么建立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失业保险的功能不单纯是发放失业救济金,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那么失业保险制度是如何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呢?(1)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立破结合”的原则,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劳动制度改革,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是一项改革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1986年在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试行企业破产法的同时,由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按照统一费率筹集失业保险基金,建立了生产自救和转业训练基地,为企业改革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体现了“先立后破”,取得了明显成效。(2)逐步培育失业保险基金和失业人员统一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失业保险工作有两大内容,一是收缴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发放救济金等项业务;二是管理失业人员,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失业保险基金的良性循环和就业服务机制的良性运行紧
    2023-05-08
    160人看过
  • 如何正确解读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
    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强制保险是指投保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予以先行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1],法律上一般也称之为“强制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它是一国或地区基于公共政策之需要,为分散交通事故所带来的风险与损害,维护社会大众利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推行的保险,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车祸受害者能够获得基本的损害赔偿。机动车强制保险作为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与之前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强制性投保和强制性承保。在《条例》颁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地方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规章要求机动车必须投保三者险,但从法律效力和适应性上看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如今,机动车强制保险成为我国的法定险种,其强制性不仅体现在所有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必须投保该险种,同时也要求具有经营该险种资格的保险公司一
    2023-06-13
    484人看过
  • 制度实施对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影响
    从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来看,受投保人责任风险意识淡薄等客观因素影响,责任险假如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由投保人自愿投保以及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往往难以开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国际货运代理责任险是我国继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险等制度后,又一即将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将对我国特别是国际货运代理业较为发达地区的财产保险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一)积极影响第一,能够给我国财产保险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大保险覆盖面。实施细则规定,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必须向国内的商业保险机构投保企业责任险或提单责任险。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国际货运代理法人企业约10100家,分支机构近3000家,假如这些企业和分支机构按照规定全部投保责任险,国内保险机构预计将承担至少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责任限额,保费总规模
    2023-06-21
    131人看过
  •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解读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员所建立的有别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一、根据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多、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其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1、对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在工资分配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分配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发展。2、对具有部分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采取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办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一定的自主权。3、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工资基金完全由国家包起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①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根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②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由于从事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
    2023-06-10
    399人看过
  • 新农保险制度与旧农保险制度的区别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旧的农村养老保险有何区别1.新农村养老保险是中央(国务院)主持,在全国统一实施的农村养老制度,旧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地方政府主导的。2.两种养老保险的政府补贴数额不同,中央主导的新农村养老保险是按参保人,每人每月补贴55元,旧的各地标准不一,许多地方低于目前中央的补贴标准。新农保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国家财政金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制度仅依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相关链接:
    2023-05-30
    128人看过
  • 保险代理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纵观国际保险营销制度可以看出,代理制度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保险营销渠道。保险代理人是保险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产物。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专用代理人,随着专用代理人的逐渐成熟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相当一部分发展为独立代理人,也涌现出大量的兼职代理人。在寿险领域多采用专用代理人制度,主要是寿险保单多为长期或终身保险,专用代理人便于公司控制和监督。在非寿险领域,因保单多为一年或短期保险,以独立代理人居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市场开放程度越高,独立代理人制越发达,反之则少。英国的经纪人制度和日本寿险的外勤职员展业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们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并长期形成惯例。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商业习惯,公司外勤职员展业和经纪人制度也有其发展和存在的必要性,有其存在的市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像代理制那样广泛渗透,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
    2023-04-23
    125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赔偿保险。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业)、营造森林、 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捕捞(渔业)... 更多>

    #农业保险
    相关咨询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原则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原则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强制性原则,这是社会保险的一项基本属性。首先失业保险的强制性是通过高层次立法来实现这是保障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参加人员范围、享受条件、缴费比例等方面有严格规定。二公平与效率兼顾,突出效率的原则公平原则是社会保险的通用原则,而效率原则对失业保险具有独特的意义。三适时调整原则。所谓适时调整就是对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失业保险金支出结构和救济水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出变动。四适度水平原则。一强制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补偿标准?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待遇第二十一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按照本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 (四)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第二十二条失业人员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设区的市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企业最低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至百
    • 我国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解决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4
      什么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前实现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目标,对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意义重大。2、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保障水平偏低、激励性不强、制度转移衔接问题缺少具体规定、基金保值增值形势严峻等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障标准、完善激励机制设计及转移衔接的制度规定、扩大基金投资渠
    •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有关规章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作了规定。这些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规划的一项内容,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
    • 死刑复核制度解读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01
      死刑复核制度,是由享有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因此,在审查死刑案件时,必须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查明原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定罪证据是否真实充分,犯罪是否准确,量刑(死刑、死缓)是否合适,程序是否合法;二是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批准死刑的决定,制作相应的司法文书,批准正确的死刑判决和裁定,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