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结果】3月23日,由保靖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审宣判:唆使交通肇事者逃逸的龙怡琳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龙义勇犯交通肇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七年,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各项损失合计287965万元。
【案情回放】去年8月7日凌晨4时许,花垣县排吾乡竹子村村民龙义勇和该乡女青年龙怡琳与石某和张某一起,由龙义勇驾驶一辆未挂牌照的小车从保靖县城出发回花垣。当车行至保靖县国土局前面路段时,龙义勇发现前面有一行人(后经查明叫龙万珍,女),便急忙刹车,但由于车速过快,还是将龙万珍撞到,车滑行了近25米才停下来。
龙义勇和龙怡琳急忙下车,发现龙万珍趴在地上流了很多血,以为其已死亡,两人就又重新回到车上。上车后,龙怡琳要龙义勇先回花垣再看,龙义勇就驾车离开了现场。两人还叮嘱石某和张某不要声张此事。龙万珍被撞后于当日5时后死亡。经司法鉴定,她系被撞后长时间得不到救治形成脑疝而死亡。交警部门认定,龙义勇对该事故负全部责任。
去年8月,龙义勇,龙怡琳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龙义勇赔偿了受害者家属部分经济损失。今年2月28日,他们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提起公诉,龙万珍亲属则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争议焦点】唆使别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
【检察官说法】负责此案公诉的保靖县检察院检察官冉波说,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本案被告人龙义勇违法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又逃逸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分别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案被告人龙怡琳作为乘车人,在龙义勇交通肇事后唆使其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应当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龙义勇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龙怡琳起次要作用系从犯。被告人龙义勇给受害人亲属赔偿了部分经济损失,且两被告人均能当庭认罪,均可酌情减轻处罚。两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经济损失,应当依法赔偿。
【温馨提示】交通肇事后惟一正确的出路是积极救治伤者,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决不能逃逸,或者唆使肇事者逃逸。
-
交警破获“1.14”死亡逃逸交通事故
43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492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肇事司机必须被刑事拘留吗,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269人看过
-
交通死亡事故逃逸判刑
141人看过
-
逃逸导致人死亡的交通死亡事故判刑多久
261人看过
-
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获刑
23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雇佣致两人死亡司机逃逸交通肇事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赔说来回答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人死亡无牌肇事司机构成犯罪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8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对方一死一伤无牌,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
-
肇事司机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罪犯的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2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
-
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刑法“谦抑原则”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将交通肇事人逃逸后因其他外力作用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也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不符合刑法的本质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