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区别和联系。民法典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内容上比宪法更具实践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宪法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最基本的问题和原则。在宪法中,国家权力的归属、民主原则和程序、合理授权以及救济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以下区别:
1.法律渊源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2.内容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最基本的问题和原则;
3.法律责任与实践运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极少被应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功能如下:
1、确认功能,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合法化;
2、保障功能,对规定的各种民主原则、民主程序与民主生活规则,提供了各种有效的保障;
3、限制功能,确立合理地授予国家权力的原则与程序,使国家权力的运行具有合宪性;
4、协调功能,也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制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征如下:
1、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贯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显著的开创性,体现在历史维度和编章设置;
3、具有很强的实践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属于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属于部门法,其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不得与其相违背。
3. 民法典与宪法的法律地位与作用区别
民法典和宪法是两部法律文件,都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民法典是一部关于民事法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规定了民事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合同、财产、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它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是相对独立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民事关系的稳定和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
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它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是最高的,不仅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和职责分工,保障了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法典和宪法在法律地位和作用上存在一些区别。民法典主要是为了规范民事关系而制定的,而宪法则是为了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制定的。民法典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针对民事关系,而宪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则是针对整个国家的制度和政治体系。民法典主要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宪法则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典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主要是民事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宪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以下区别:法律渊源不同,宪法是母法,民法典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了国家最基本的问题和原则,民法典是对宪法的补充和完善;法律责任与实践运用不同,宪法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极少被应用,民法典则是一部具有实践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确认功能、保障功能、限制功能和协调功能。它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保障民主原则和程序,限制国家权力的运行,并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制度。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关系与差异
400人看过
-
宪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
240人看过
-
宪法与民法典的互动
133人看过
-
软著与专利:差异与联系
411人看过
-
担保与反担保的联系与差异
425人看过
-
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的差异与特点
150人看过
宪法制定应该是以限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制定一系列将有可能被赋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条文规则的权力。当制定出的条文规则被公众认可即被赋予了最高法律效力,则成为宪法规范。反之,若未被公众认可,那些制定出的条文规则就不能被称为宪法规范,此时... 更多>
-
企业和法人的差异与联系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05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概念上讲,法人代表通常是依据法人内部特定的职位分配或者是由法定代表人直接指定的,其职责是在法务范围内代表法人对外进行相关的民事行为和权限,但并未达到成为一个独立法律术语的程度。不过,法定代表人却是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它特指依照法律法规或者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这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法人中没有正职的领导,那么将由主持日
-
判刑和缓刑的差异与联系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20刑罚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通常指犯罪分子在监狱或看守所中服刑。缓刑是一种暂缓量刑的刑罚,主要指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员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1. 犯罪情节较轻; 2. 有悔罪表现; 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
-
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差异与联系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08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在执法主体层面上,劳动监察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主体,代表着劳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执法权;而劳动仲裁则依托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这一独特的实体机构进行,该委员会由各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等多元化成员构成。 就法律形式而言,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范畴,其范围广泛,涵盖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的各类具体行政行为;相比之下,劳动仲裁则更具有准司法
-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与区别与联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11民事法律行为的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并非成立时即生效;民事行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就发生法
-
公司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差异与联系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1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导致清算的原因存在差异。公司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被吊销执照或责令关闭等;而破产清算的原因是因公司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其次,清算程序存在差异。解散清算按照《公司法》规定程序进行,具有很大任意性,可以由公司自行清算,也可以由债权